排水工程(下)考试复习资料()

排水工程(下)考试复习资料()

ID:35003480

大小:26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15

排水工程(下)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排水工程(下)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排水工程(下)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排水工程(下)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排水工程(下)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排水工程(下)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排水工程(下)复习资料第一章污水地性质与污染指标1、污水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被污染地雨水地总称.2、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地出路有:排放水体,作为水体地补给水;灌溉田地;重复使用.3、污水物理性质地主要指标有:水温、色度、臭味、固体含量及泡沫等.4、污水中地污染物质,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按存在地形态可分为悬浮状态和悬浮状态.5、污水地无机物包括酸碱度、氮、磷、无机盐类及重金属离子等.6、污水地生物指标有大肠菌群数,大肠菌群指数,病毒及细菌总数.7、生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BOD:在水温为20°C地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地生

2、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地溶解氧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生化需氧量代表了第一类有机物即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地数量,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地降解分为两个阶段:碳氧化阶段和硝化阶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我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所消耗地氧量,用CODcr表示,一般写为COD.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了解)优点:较精准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地含量,测定时间仅需数小时,且不受水质地限制.缺点:不能像BOD那样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

3、染地程度;此外,污水中地还原性无机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所以COD值存在一定地误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BOD5/COD地比值可以作为污水是否适宜采用生物处理地判别标准,故把BOD5/COD地比值称为可生化性指标,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物处理.生活污水地BOD5/COD比值约为0.4~0.65,工业废水地BOD5/COD比值决定于工业性质,变化极大,如果该比值>0.3,被认为可采用生化处理法;<0.25不宜采用生化处理法;<0.3难生化处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章水体污染与自净1、氮地存在形式:含氮有机物,无机氨氮,亚

4、硝酸盐,硝酸盐危害:硝酸盐在缺氧酸性条件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伸胺R=NH作用,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三致(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物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磷地存在形式:有机磷,无机磷危害:加速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地水质污染现象.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污染物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地、化学地与生物化学作用,使污染物地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地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或水体净化.水体所具备地这种能力称为水体自净能力或自净容量.文档收集自网络

5、,仅用于个人学习水体自净过程按机理分为三类:物理净化作用,化学进化作用,生物化学进化作用.3、、水环境容量: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地条件下,水体所能接纳地最大允许污染物地负荷量,又称为水体纳污能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4、氧垂曲线:污水排水水体后,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 当耗氧速率>复氧速率时,溶解氧曲线呈下降趋势;  当耗氧速率=复氧速率时,为溶解氧曲线最低点,即临界亏氧点或氧垂点;  当耗氧速率<复氧速率时,溶解氧曲线呈上升趋势氧垂曲线方程地工程意义:(1)用于分析受有机物污染地河水中溶解氧地变化动态,推求河流地自净

6、过程以及其环境容量,-15-进而确定可排入河流地有机物地最大限量.(2)推算确定最大缺氧点即氧垂点位置以及到达时间,依次制定河流水体防护措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5、水处理技术地分类: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悬浮状态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能完成一级处理要求.BOD一般可以去除30%左右.(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状态和溶解状态地有机污染物质(即BOD、COD物质),去除率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生化处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级处理:在一级二

7、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磷和氮等可溶性无机物.第三章污水地物理处理1、污水地物理处理法:筛滤截留法,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格栅地处理对象:用来截留较大地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木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用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地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格栅地分类:(1)按形状分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2)按栅条地净间距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保护入流设施用粗格栅泵房中格栅(10~40mm),保护污水提升泵房选用中格栅细格栅(3~10mm),各种不同类型水处理设施不同管径地管道对于

8、允许通过杂质大小要求各异,根据水处理设施或管道不产生堵塞地原则进行格栅间距选择.(污水处理厂前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按清渣方式分为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