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与解析

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与解析

ID:35024199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6

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与解析_第1页
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与解析_第2页
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与解析_第3页
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与解析_第4页
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与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与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题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50分。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时,方可离开。给定资料材料1自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引发海内外关注与好评

2、。从改进调查研究到精简会议、改进会风,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到规范出访活动。从改进警卫工作到改进新闻报道,从严格文稿发表到厉行勤俭节约,八项规定详细具体,令人耳目一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提问时强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并做出“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约法三章”。要求“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2013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

3、理李克强发表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等应邀出席会议。李克强从六个方面对今年政府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简政放权,二是管住权力,三是管好钱财,四是政务公开,五是勤俭从政。材料2“仅仅一天就有这么多中央部委公开了自家‘账本’,动作之快的确出人意料!”有人评论道。随着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于2012年7月18日率先公布“三公”经费信息,2012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公开的大幕在7月19日全面拉开。截至8月28日,有95个中央部门公布了本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人们普遍感到,与2011年第一次公开“三公”经费相比,

4、中央单位回应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更加积极主动、标准更加统一规范、内容更加详细具体。“三公”经费公开已经成为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向社会公开政府部门的预决算情况和“三公”经费,才能让群众知道政府究竟把钱花在了哪里,该不该花这么多的钱。2012年,北京、山西、黑龙江、陕西、新疆等9个省(区、市)公开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切实增强了政府施政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恢复重建以及筹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情况的信息公开,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各地区各部门在因地制宜地运用传统公

5、开方式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服务热线、政务微博、手机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手段,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注,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材料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要求,近年来,国家财政部会同中央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方面,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规范预算口径,要求中央部门从基层单位逐级汇报“三公”经费预算,努力提高“三公”经费编制的准确性。强化“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约束,明确要求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不得超过预算规模。同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随着《机关事务管理条例

6、》的实施,“三公”经费管理的制度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国务院要求,2010年至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中,按照“零增长”原则,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进行了严格审核和控制。2011年中央本级“三公”7/7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支出93.64亿元。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84亿元。“三公”经费压缩了,“三公”账目数据更全面了,还增加了部分解释说明,人们在充分肯定中央部门晒“三公”经费细账的同时,也充满了更多的期待。材料42012年6月至7月,人民日报与人民网强国论坛联合推出了“晒晒公家的铺张浪费”系列报道。并邀请了知名专

7、家学者,回答编辑和网友的问题,为“公家”的铺张浪费现象把脉。专家们指出:在我国,政府成本过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政府成本体现在政府自身消费方面,我国政府自身消费约占财政收入的20%左右。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降低政府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政策性浪费也比较严重,由于决策的公开透明度不够,少数人或一人决策现象严重,因此决策失误造成的财政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从2006年以来,“三公”消费一直是政府“自身治理”的重点,但目前来看,效果仍不很明显。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在我国,公共收入究竟是多少不是很清楚。比如,2010年社科院财贸所白皮书显示,我

8、国财政收入约为8.3万亿,但宏观税赋收入在14.2万亿左右。就是说,有6万亿左右没有被纳入预算管理体制,因此在体制外循环而大多成为滋生“三公”消费的温床。其二,即使在预算范围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