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三校联考历史

高三三校联考历史

ID:35025088

大小:67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6

高三三校联考历史_第1页
高三三校联考历史_第2页
高三三校联考历史_第3页
高三三校联考历史_第4页
高三三校联考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三校联考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昌铁一中三校联考历史试卷(2014年8月铁一中命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A.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D.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2、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2、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说明郡县制A.是各个朝代都采用的地方制度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内容D.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3、刘炫,隋著名经学家。他曾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置令而已。其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A.实行了科举制度B.加强了中央集权C.加强了君主专制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4、“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为此洪

3、武皇帝A.建中朝机构参与军国要务    B.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5、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公意和众意之间经常有着很大的差别。公意总是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利,它只是个体意志的总和。”这里的“公意”在雅典城邦得以维护的直接举措是A.成立十将军委员会B.推行陶片放逐法C.给公民发放参政津贴D.实行轮番选举制6、《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罗马

4、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7、“光荣革命”绝不是一小撮政治精英的宫廷政变,而是一场大众革命,是英国民众以暴力方式推动政治局势变动的结果。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A.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残暴统治B.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C.英国议会强烈要求限制王权D.民众广泛参与 “光荣革命”8、独立战争胜利后的华盛顿甚至怀疑美利坚民族能否生存下去,他在一封信中说:“如果不建立一个赋有控制整个合众国的权力的政权,我认为,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其灭亡将指日可待。”为此美国开国者们A.召开大陆会议制定《邦联条例》B.召开制宪会

5、议制定《联邦宪法》C.主张以英国为榜样建立政府D.主张增强政府的理性和智慧9、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A.体现了分权原则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10、下图是反映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漫画。有学者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一个“发表独白”的“没有政府的议会”。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德国的代议制不彻底B.德国议会不享有任何权力C.德国议会受制于政府D.德皇行使立法和行政大权11

6、、2013年7月9日,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在内阁会议上汇报了2013年版防卫白皮书并获得通过。白皮书称中国在钓鱼岛周边的海洋活动“伴随着可能招致不测事态的危险行动,极其令人遗憾”,要求中国遵守国际准则。以下历史史实中与钓鱼钓事件直接相关的有①日本制定侵华的既定方针②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④侵华日军签署无条件投降书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④12、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深情地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到的。打不到,并不是因为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邓小平得出这一结论的

7、依据是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会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C.《共产党宣言》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3、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这表明A.俄国二月革命后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俄国农奴制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7/7C.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沙皇专制和帝国主义战争激发二月革命14、英国的《每日电讯报》曾对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谈判时这样报道:邓小平对

8、一位助手低声抱怨:“我简直没法跟这个女人谈,她根本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