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史知识

高考文史知识

ID:35026170

大小:9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6

高考文史知识_第1页
高考文史知识_第2页
高考文史知识_第3页
高考文史知识_第4页
高考文史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史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史知識彙編一、姓氏来历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往往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通常认为,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以母亲为姓在母系氏族社会,。许多古姓是女字旁,如:姬、姜。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住在东郭,故姓。以国名为姓。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代便姓阮。以封地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  以官职为姓。古官名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故姓。天子赐氏,以谥号为姓。周惠王死后追为惠王,他的后代便姓惠。 以祖辈的字为姓。如

2、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二、谥号、庙号、尊号(1)庙号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例外,如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2)谥号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寓褒贬。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这是恶谥;表示同情的有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3)尊号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

3、殊称号。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三、年龄称谓、排行、名字号1、年龄不满周岁:襁褓。孩提:2~3岁。垂髫:三四岁——八九岁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耄耋:80岁、90岁期颐:100岁2、兄弟排行古代以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仲尼父”、“叔向父”等。3、名,字,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

4、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又叫“表字”。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7-/7“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宋代苏轼号东坡居士。四、科举考试(1)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

5、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五、记时方法1、纪时法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

6、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西汉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2、纪年法(1)年号纪年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守巴陵郡。”(2)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地支按照一定规则可以搭配成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求天干的方法:尾数

7、对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567890123求地支的方法:先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对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5678910110123如:1911是辛亥年(猪年)附时辰表(3)生肖纪年法-7-/7(4)国号纪年法如南京临时政府采用中华民国纪元。(5)帝号纪年法如用黄帝纪元,则1911年为黄帝纪元4609年。(6)公元纪年法公元纪年是按“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公元〇年。六、节气1、二十四节气我国古时是通过观象授时来指导农业生产

8、的。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歌决: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传统节日(1)春节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2)元宵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元夕、元夜。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元宵即圆子。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