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ID:35027528

大小:3.14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3-16

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R-81学校代码:10062密级:学号:2012602714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DISSERTATION论文题目: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TITLETheApplicationResearchonDTIinDifferentialDiagnosisofGliomaandMeningioma,GradingofGlioma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论文作者:张会美指导教师:李威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五年五月分类号:R-81学校

2、代码:10062密级:学号:2012602714学位类别: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学科门类:医学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DISSERTATION论文题目:扩散张量成像在胶质瘤和脑膜瘤鉴别诊断及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研究TITLETheApplicationResearchonDTIinDifferentialDiagnosisofGliomaandMeningioma,GradingofGlioma一级学科: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论文作者:张会美指导教师:李威主任医师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五年

3、五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

4、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相对应的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第一部分DTI和DTT在胶质瘤及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tractography,DTT)对胶质瘤及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

5、集颅内肿瘤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了常规MRI、DTI及MRI增强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胶质瘤12例(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1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良性脑膜瘤11例。胶质瘤组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59±11.6岁;脑膜瘤组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54±14.3岁。对所有患者的DTI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平均弥散系数(meandiffusivity,MD)图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anisotropy,FA)图。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对侧正常白质区的MD值及FA值,于脑膜瘤组及胶质瘤

6、组分别比较肿瘤实质区和对侧正常白质区的MD和FA值差异,并比较脑膜瘤组和胶质瘤组实质区MD值和FA值的组间差异。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采用确定性追踪方法进行纤维束重建,分析DTT图所反映的肿瘤区、肿瘤周围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纤维束的大体形态变化。结果:(1)MD值的比较胶质瘤组肿瘤实质区MD值高于对侧正常白质区(P<0.05);胶质瘤组肿瘤实质区MD值高于脑膜瘤组(P<0.05)。脑膜瘤组肿瘤实质区MD值与对侧正常白质区无差异(P>0.05)。(2)FA值的比较胶质

7、瘤或脑膜瘤组肿瘤实质区FA值低于对侧正常白质区(P<0.05)。胶质瘤组肿瘤实质区FA值低于脑膜瘤组(P<0.05)。(3)白质纤维束的改变胶质瘤瘤周白质纤维束的改变以推挤、移位、稀疏、破坏和中断为主;脑膜瘤邻近白质纤维束的改变以推挤和移位为主。I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肿瘤实质区MD值及FA值的测量可有助于胶质瘤与脑膜瘤的鉴别,DTT可以清晰显示肿瘤与瘤周白质纤维束之间的解剖关系,判断纤维束的推移、浸润、破坏的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手术方案,减少和避免重要白质纤维束的损伤。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张

8、量纤维束成像胶质瘤脑膜瘤II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部分DTI和DTT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通过分析肿瘤实质区、瘤周区的FA值及MD值,以及观察肿瘤与邻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和进行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颅内肿瘤患者2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常规MRI、DTI及MRI增强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54±7.6岁;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1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