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威权与苦难叙事——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比较研究

政治威权与苦难叙事——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比较研究

ID:35028108

大小:4.12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3-16

政治威权与苦难叙事——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比较研究_第1页
政治威权与苦难叙事——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比较研究_第2页
政治威权与苦难叙事——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比较研究_第3页
政治威权与苦难叙事——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比较研究_第4页
政治威权与苦难叙事——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威权与苦难叙事——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编号:单位代码:10167级:学号:2012020UW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政治威权与苦难叙事—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比较研究PoliticalAuthoritarianismandSufferingNarration------AComparativeStudyontheChineseTraumaLiteratureandTheSovietUnionSufferingLiterature作者姓名:王舒语指导教师:吴波副教授专业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俄苏文学学院年级:文学院2012级完成日期:2015年6月

2、渤海大学研究生学院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宄工作和取得的研宄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宄成果。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i日期:年/月>4:日关于硕士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有关渤海大学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gp: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进行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渤海大学。渤海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

3、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作者授权渤海大学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eY适用本授权书。c请在□内打“v曰期:年<月;^曰n期:年/月七r曰摘要中国与苏联在建立新政权后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文革”与“大清洗”。对两个国家而言都是创深痛巨的社会劫难,不仅破坏了社会生活,更在情感上留

4、下深重创伤。作为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叙事资源,作家们以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索对这段威权下的苦难历史进行了文学的再现与想象,思考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选择、变异,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形成了中国创伤文学及苏联受难文学。由于二者在时代政治语境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使得它们具有较强的可比较性。本研究以文本为基础,以威权与叙事的关联性作为切入点,对中国创伤文学和苏联受难文学进行比较分析。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中国创伤文学和苏联受难文学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从理论上分析威权与叙事的关联性,并界定了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

5、学概念。正文共分四章。在前三章中,在叙事内容、叙事意识和叙事价值三个方面阐释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的同一性。中国创伤文学与苏联受难文学对威权的苦难书写,深刻揭示了威权对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摧残。作家们从真实的记录到深刻的反思,体现其对灾难成因、个体境遇、民族传统的探析,以及对延续文化传统、修复民族精神创伤、重建民族精神家园的求索。在第四章中,分析了中国创伤文学和苏联受难文学的的差异性,并从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的纬度,剖析二者产生差异性的原因。在结语中,笔者从社会价值对中国创伤文学和苏联受难文学进行了简要的价值判断,总结了

6、二者的历史意义和警示意义。关键词:威权;叙事;苦难;创伤IAbstractChinaandtheSovietUnionareallcarriedoutlarge-scalepoliticalmovementafterthenewregime.Inthetwocountries,"Theculturalrevolution"and"TheSovietunionpurgemovement"arethedeeppainofsocialdisaster,notonlydamagethesociallife,butalsoleftdeep

7、woundsontheemotions.Asthemostimportantliterarynarrativeresources,writersreappearandimaginethisauthoritarianhistoricalperiodwithsincereaffectionanddeepthinking,thinkingaboutthechoiceandchangeofhumanityunderextremeconditions,representingtherealhistorybymeansofartistic,

8、formingtheChinesetraumaliteratureandtheSovietUnionsufferingliterature.BecauseofthehighsimilarityofbetweenChinesetraumaliteraturea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