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ID:35070220

大小:3.73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3-17

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_第1页
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_第2页
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_第3页
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_第4页
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图分类号:TP391论文编号:102870316-S020学科分类号:080402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生姓名刘常德学科、专业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指导教师徐贵力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自动化学院二О一六年三月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TheGraduateSchoolCollegeofAutomationEngineeringResearchonthekeytechnologyofintelligenttrafficmonitoringsystembasedonvis

2、ionAThesisinInstrumentScienceandTechnologybyLiuChangdeAdvisedbyProf.XuGuili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March,2016承诺书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硕±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本

3、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作者签名:叫等棒日期:从iL.r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对于维护交通秩序,提高司机的安全交通意识,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树枝摆动等波动式干扰问题,在分析研究典型波动式干扰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时空信息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即首先利用平均背景建模获

4、得初始前景图像,然后利用波动式干扰在时间上的周期性,以及空间上的小范围特性,对干扰像素建立模型,从而滤除干扰前景。又针对前景区域轮廓信息不明显,空洞较大问题,利用初始前景图像进行像素补全,得到完整、准确的前景图像。对比实验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对于波动式干扰的鲁棒性更好,并且计算量小,与GMM算法相比,实时性提高16.8%,满足交通场景的实时性要求。其次,目前图像测距算法通常需要事先测量多个物理量,或者进行复杂标定,操作不便,并且在交通现场进行复杂的测量带来的安全隐患大。针对该问题,本文从相机安装场景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成像原理和数据回归建模的图像测距算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

5、进行图像测距。即利用相机成像原理得到纵向距离的计算公式,然后结合车道等宽特性,利用数据回归建模的方法,计算出增益函数和横向距离,以计算出纵向距离。该算法横向和纵向测量误差分别在10.1%和14.5%以内,并且只需要事先测量相机安装高度和车道线宽度,即可对场景中的长度距离进行测量,测量过程方便快捷。再次,针对目标跟踪中的遮挡和连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角点和轨迹预测的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利用光流法对目标区域内的初始角点进行跟踪。对于出现漂移的角点,提出基于欧氏距离和角度相似度的角点分类算法将其滤除。与TLD中角点分类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保留更多的有效角点,跟踪更加鲁棒。对于遮挡情况

6、,提出一种基于车辆前景反馈的轨迹预测算法,利用车辆前景能反映车辆真实位置这一特性,对预测结果进行反馈和校正,从而得到准确的预测结果。实验表明,本文算法对目标连接和遮挡情况等复杂路况下的目标跟踪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与Camshift算法和粒子滤波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跟踪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4.7%和30.3%,与速度较快的Camshift算法相比,实时性提高了36.9%。最后,针对目前车辆轧线检测算法对于强阴影和车身覆盖等干扰情况容易导致误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辆质心的轧线检测算法。首先利用运动目标检测得到车辆前景,并利用阴影去除算法滤除阴影干扰,得到准确的车辆前景区域。然后通过车

7、辆外接矩形框和车道线的距离初步进行轧线判断。对于轧线车辆,通过车辆质心与车道线距离进一步判断是否轧线。在该算法的基础上,本文对车辆违章轧线监管系统进行了软件流程设计,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大量实验,i基于视觉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强阴影和车身覆盖等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轧线检测精度达到93.5%以上,与传统车辆中心检测算法相比,精度提高了21.4%。关键词:智能交通,运动目标检测,图像测距,轧线检测,目标跟踪ii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