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2009011)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2009011)

ID:35127743

大小:630.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19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2009011)_第1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2009011)_第2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2009011)_第3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2009011)_第4页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2009011)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20090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与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研究(2009011)重庆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一般选题)课题承担单位:西南大学课题主持人:李加纳24重庆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报告说明本课题组于2009年6月到2009年12月就“重庆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走访调查,并于2009年12月在西南大学召开了大学生村官座谈会,邀请18个区县近20名优秀村官到会,会上就村官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大学生村官与学校的合

2、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的调查,共完成问卷调查400余份,覆盖了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大学生村官、在校大学生等多个与大学生村官人才队伍建设密切相关的群体。通常大部分有关的调查研究均以大学生村官作为调研的主体,本课题组在此次调研中以基层干部群众为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配合对大学生村官的走访调查,力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大学生村官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报告在撰写、修改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现任大学生村官组织管理部门、部分专家与热心人士的指导。课题组感谢所有为本报告完成做出贡献的工

3、作者。引言2008年,重庆市按照中央关于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要求,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锻炼成长,开始实施农村乡镇人才队伍计划。这个计划确定,在5年内选派32000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其中有1万“大学生村官”。相比其他省份,我市“大学生村官”选派起步较晚,但是在规模、政策、方式等方面,较之以往有很大突破,除外界瞩目的“两年期满合格转公务员”、“享受公务员工资津贴”等政策外,还包括公务员选拔制度改革,规定区县部门或市级单位原则上不再直接向高校招录应届毕业生,要将70%以上的名额拿

4、出来给下到基层有经验的大学生,通过“大学生村官”这个渠道和平台,为公务员队伍补充新生力量。我市的“大学生村官”24选派工作进行近两年来,大学生村官人才队伍正不断的成熟壮大,不断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之中,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一、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状况(一)农村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迫切需求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硬指标”上,各种“软指标”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农村基层对人才的诉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在农村基层单位迫切需求人才的

5、背景下,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无异于“雪中送炭”。重庆市委市政府拟在未来5年内,每年选派2000名经济学、农学等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到村任职,5年共选派10000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调查的结果表明,基层干部群众都认为农村基层迫切需要大学生村官,尤其是基层群众。另一方面,这种需求的迫切性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非主城地区农村基层的干部群众更希望大学生到当地基层工作。这一调查结果基本符合通常的认识,相对欠发达地区更迫切需要优秀人才。图1:农村基层单位是否迫切需要大学生村官注:5表示“迫切需要”

6、,1表示“没有必要”24(二)村官“入村”工作情况大学生“村官”必须在农村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这在组织形式上表现为要进村、入户,深入农村生活,了解农村实际。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普遍不高,村官顶着大学生的“光环”来到基层工作后,必然成为“抢手”的“香饽饽”,有关上级职能机构截留大学生的报道不绝于耳。其他地区有关的调查显示,造成大学生“村官”不在本村居住、工作的原因为:一是经济困难。从反映的情况报告来看,“06、07年的‘村官’,有一部分是到镇里任职而没有下村”,“某些国家级贫困县,村庄无法解决‘村官

7、’的吃住问题,保证不了生活”。二是乡镇领导的担心与偏爱。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的不确定性大,每年报考国家、省市公务员,2-3年后可能走人,从农村工作的延续性来说不利,乡镇领导对他们能不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此外,乡镇领导认为“村官”文字能力强,能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愿意“借调”在乡镇办公室做打字员、记录员,甚至成为“秘书”。三是村干部的态度。村干部大都希望能把专业对口(如农业种植、养殖、法律、财会、电子信息、企业管理)、综合素质较高、为人正直、作风踏实、性格外向、能带领大家致富创业的优秀“村官

8、”派到村里。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与村干部所期盼相差较大,“连邻里纠纷问题都不容易解决”等等。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同时,部分大学生村官“虚荣心”使然,或是不敢面对农村较差的硬件设施,不主动要求到村工作,乐于“提拔”到乡镇工作,也是村官“不入村”的重要原因。但此次调研结果表明,重庆各区县的大学生村官都能够较好的完成“村官入村”,能够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村一级;从分析结果看,无论是主城区的村官还是非主城区的村官,大学生村官普遍完成了“有工作到村里”的工作要求,基本达到了“在乡镇集中住宿,每天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