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

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

ID:35132382

大小:9.43 MB

页数:169页

时间:2019-03-19

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_第1页
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_第2页
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_第3页
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_第4页
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姓名:孔纲强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岩土工程指导教师:杨庆20090619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桩基负摩阻力问题是工程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课题之一。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目前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采用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竖直/倾斜群桩中各位置桩基的桩身下拽力、中性点位置、群桩效应以及地基土固结时间效应、桩项荷载与地面堆载的施荷顺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建立了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计算公式和群桩竖向抗拔承

2、载力计算公式;开发了减少负摩阻力措施的新方法—二-扩底楔形桩及其施工方法,并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求得到一些能为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的结论。具体地,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考虑桩周土体含水率、桩端持力层刚度特性等因素对桩身下拽力和中性点位置影响的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桩顶荷载与地面堆载的施荷顺序、桩基长径比以及桩.土摩擦系数等因素对桩基负摩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先进行地面堆载后进行桩顶加载情况比先进行桩顶加载后进行地面堆载情况的桩身轴力和桩顶

3、下拽位移要小,.同时加载情况所得的相应值介于两者之间;相同地面堆载等级下,摩擦端承型桩负摩阻力作用引起的桩身下拽力比端承型桩情况小;摩擦端承型桩,当桩周土体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附近时,土层的下陷量较大致使桩体沉降量也相对增大,中性点位置反而有所上升。(2)设计了桩顶荷载与地面堆载共同作用下竖直单、群桩的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竖直群桩的负摩阻力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地基土固结时间效应、加载速率与加载方式、桩间距、桩基位置(中心桩、边桩和角桩)、桩基数目以及地面堆载等级等因素对桩身下拽力、桩顶下拽位移和中性

4、点位置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基土固结沉降的发展,桩侧负摩阻力值也得到发展并逐渐趋于稳定,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当桩-土相对位移达到一个较小值(几毫米)时,桩侧负摩阻力就能得到充分发展;桩侧负摩阻力的发展随着加载速率的减慢而减小并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分级加载比直接加载产生的桩身下拽力值略小,随着荷载等级的增大,两者的差异减少并最终趋于一致;由于受群桩效应的影响,群桩中角桩的桩身下拽力值和桩顶下拽位移值大于边桩和中心桩的相应值。(3)设计了桩顶荷载与地面堆载共同作用下倾斜单、群桩的模型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方

5、法对倾斜群桩的负摩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应的竖直单、群桩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桩基倾斜角、桩间距等因素对桩身下拽力、桩顶下拽位移和侧向位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桩基倾斜角的影响,群桩效应相对不明显;在小倾斜角范群桩负摩阻力特性研究围内,桩身下拽力沿桩深方向的分布规律与竖直桩基类似,且桩身下拽力随着桩基倾斜角的增大而略有所增大,桩顶下拽位移随着桩基倾斜角的增大而有明显增大;地面堆载作用下,斜群桩中桩顶产生明显的侧向位移,并且随着地面堆载等级、桩基倾斜角的增大而增大。(4)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假定土体受

6、力时对桩体作用的有效影响面积,建立了负摩阻力作用下群桩效应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群桩布置形式、桩间距、桩基长径比以及桩周土体性质等因素对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的影响;该公式计算简便且公式中的参数容易得到,尤其是对有效影响面积进行简化后的计算模型。通过运用该公式对本文模型试验及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准确性。(5)提出了一种既可以提高桩基承载力又能有效降低负摩阻力对桩基影响的新桩型——扩底楔形桩,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

7、0810011854.4)。简要介绍了该新桩型的施工工艺和力学机理;基于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其竖向承载力、竖向抗拔力以及地面堆载引起的桩侧负摩阻力等力学特性,并与等体积混凝土的常规扩底桩、楔形桩和等截面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桩端土体与桩周土体模量比、桩.土摩擦系数、楔形角、扩大头直径以及桩体模量等因素对扩底楔形桩力学性状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扩底楔形桩桩身轴力沿桩深方向的分布规律兼有楔形桩和扩底桩的特点;当桩端土体与桩周土体模量比适中时,选用扩底楔形桩比较适合,可以同时发挥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值的优

8、势;相同地面堆载等级作用下,扩底楔形桩中桩侧负摩阻力引起的桩顶下拽位移最小、桩身下拽力值介于常规楔形桩和扩底桩两者之间。由此说明,扩底楔形桩是降低负摩阻力对桩基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6)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假定桩基上拔破坏时的破坏面是由倒置截顶圆锥面和圆柱面组成的复合破坏面,建立了计算单、群桩极限抗拔力的简单理论计算公式。利用“最大最小值原理"确定复合破坏面的临界桩长三。,和破坏曲线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