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

ID:35139724

大小:1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0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_第1页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_第2页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_第3页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_第4页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细则(试行)为贯彻教育部和省学位办关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培养,调动研究生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指导原则,特制定本实施细则。本细则作为指导性意见,供各学院参考,各学院可制定适合本学院的具体实施细则。第一条综合测评每年进行一次,测评结果作为评定研究生各类奖助学金、入党及毕业时择优推荐的主要依据。第二条测评内容包括课程考试成绩、申请专利及发表论文、参加科技活动及学科竞赛、学生综合表现情况等。第三条测评总分满分为100分。具体计算办法如下:1.第二学年,按如下公式

2、进行计分:………………………………………(1)其中,——上一学年公共基础课程加权平均分数;——上一学年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等得分(见附表)之和;——上一学年参加科技活动及学科竞赛获奖等得分(见附表)之和;——上一学年学生综合表现,满分为100分,由导师和研究生辅导员打分(各占50分)。2.第三学年,按如下公式进行计分评定:…………………………(2)其中,——研究生阶段除公共基础课以外所有课程加权平均分数;、、代表内容与(1)式相同。第四条在评分计算公式中,由学位点秘书负责审核,、、由研究生导师负责审核。-6-第五条各学院应成立研究生综合测评领导小组(以下

3、简称学院测评领导小组)。学院测评领导小组由院长、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院领导和导师代表3-5人组成,其中院长任组长,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院领导任副组长。第六条测评程序1.每年秋季入学后,研究生本人填写《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学年综合测评表》,并附有关材料,附件包括:(1)研究生工作处出具的签字盖章的学习成绩单;(2)科研成果鉴定材料及获奖证书复印件(需导师签字);(3)刊登论文的期刊封面、目录、正文复印件(需导师签字)。2.各研究生班级成立测评小组,组织班级总结交流会。班级测评小组在个人总结交流后,对每位研究生的学年综合测评表及相关证书、材料等进行初审;并将

4、涉及论文、科研成果、专利、获奖等评分项目按查分表(详见附件)分值规定给出相应分值。3.相关审核人进行审核签字。4.学院测评领导小组进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面向全院师生进行不少于3个工作日的公示。5.公示结束后,学院将测评结果上报研究生工作处复查并备案。第七条所有论文和成果必须在考评学年内公开发表或取得,且必须以湖南工程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第八条研究生提供测评的材料必须真实,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取消当年所有奖学金评定资格。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工作处负责解释。研究生工作处               -6-附件1:研究生综合测评定量化计分表表

5、1研究生获得专利计分表排名顺序专利类别得分值1234发明专利50402515实用新型专利3024159外观设计专利151285注:1)指导老师为第一申请人、研究生为第二申请人的按研究生为第一申请人确定;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视为实用新型专利权;3)在同一学年内仅取得国家、国防专利局受理通知书的可按获得专利对应分值的1/2计分,下一学年获得专利授权的,仍可按照获得专利计分。表2研究生发表论文计分表类别期刊及收录数据库计分期刊《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50国内A类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全文收录,国外SCI、SSC

6、I和A&HCI源期刊、EI核心(2005年及以前创刊)30CSSCI、CSCD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EI非核心、国外EI源刊(2006年及以后创刊)15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CSCD扩展版的论文、学校学报5一般期刊(包括会议论文)3注:1)指导老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按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确定;2)在学校认定刊物的增刊、专刊上发表的论文不予承认;3)国内刊物必须纸质见刊,国外刊物可以以网络见刊日期为准。表3研究生参加科技活动及学科竞赛获奖计分表获奖级别个人项目得分集体类队员得分国家级特等奖120竞赛骨干及主要组织者(排名前2名)

7、,按与对应获奖级别个人得分的100%计算,其他参与成员按与对应获奖级别个人得分的70%计算。一等奖100二等奖80三等奖50省部级特等奖60竞赛骨干及主要组织者(排名前2名),按与对应获奖级别个人得分的100%计算,其他参与成员按与对应获奖级别个人得分的70%计算。一等奖50二等奖30三等奖20校级特等奖20竞赛骨干及主要组织者(排名前2名),按与对应获奖级别个人得分的100%计算,其他参与成员按与对应获奖级别个人得分的70%计算。一等奖15二等奖10三等奖8-6-注:1)由各级官方主办的科技学术竞赛活动按照对应等级加分,其他协会、学会等主办的科技学术

8、竞赛活动按同级别奖励的80%计分;2)学校职能部处组织的科技、学术竞赛活动按校级加分;3)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