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5148840

大小:11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20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6)页。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答题卡不要折叠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收回。1.据大臣汲黯(?——前112年。西汉)揭露,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他重用酷吏和财利之臣,以致不

2、久后有人评论“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但汉王朝却没有重蹈秦的覆辙,主要原因是A.汉初法律制度趋向成熟B.酷法罩上了儒家思想的外衣C.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D.“文景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汉武帝重用酷吏,统治也很残暴,体现外儒内法且剂之以道的治国思想,故B正确;A项中“法律制定趋向成熟”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C项与汉武帝时间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文景之治”,排除D项。2.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

3、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反映出当时的儒家学说-19-A.主张强化君权B.融合各家思想C.丧失主导地位D.社会影响有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大意:如今圣王不出现,诸侯放纵恣肆,隐居不仕的人横发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塞天下,天下的言论,不是归向杨朱一派,就是归向墨翟一派。可知孟子的言论反映了当时当时的儒家学说处于居于百家一言的地位,社会影响有限,故D项正确。A项,主张强化君权为法家思想,材料未体现,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对其他思想的吸收,故排除。C项,儒学成为主流学说是在汉代,丧失主导地位说法错误,故排除。3.魏晋南北朝时期,主导文化

4、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明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中国古代文化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主流C.道家的出世思想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D.少数民族南迁后民族融合趋势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从儒家为主导到魏晋时期三教并立,可知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未体现佛教成为主流思想,也未体现道家思想受到社会普遍推崇故排除BC两项。D项,材料体现的文化多元发展的现象,并未涉及民族融合问题,故排除。4.《江州义门

5、陈氏宗谱·旧碑碎语家言记》中载有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家族的缘由,上曰:“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曰齐家严肃;二曰治事详密;三曰报国急公。”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唐宋经济发展推动家族势力发展B.陈氏势力强大巩固中央集权统治C.儒学修齐治平思想符合统治需要D.宗法制度不断强化扩大家族影响-19-【答案】C【解析】根据“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日齐家严肃;二日治事详密;三日报国急公。”可知,陈氏家族重视齐家、治事、报国,符合统治需要,所以被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只是说明“义门陈氏”是累世同居的大家族,无法体现陈氏势力强大,排除B

6、;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日齐家严肃;二日治事详密;三日报国急公。”结合宗法制的影响分析解答。5.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D.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可知,程朱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

7、抽象化天地万物始源的“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这个思想的转变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C项正确;A项特别注意提升个人修养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B项说法过于绝对,是私欲和准则发生矛盾时,才要“存天理.灭人欲”;D项与材料无关。所以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6.钱大昕说“君诚有道,何至于弑,遇弑者皆无道君也……圣人修春秋,述王道以诫后世,俾其君为有道之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各得其所,又何乱臣贼子之有?”此观点A.表明对仁德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