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条件下土壤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

蔬菜大棚条件下土壤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

ID:35152871

大小:133.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0

蔬菜大棚条件下土壤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_第1页
蔬菜大棚条件下土壤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_第2页
蔬菜大棚条件下土壤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_第3页
蔬菜大棚条件下土壤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蔬菜大棚条件下土壤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13758/j.cnki.tr.2003.02.002·94·土壤2003年第2期①蔬菜大棚条件下土壤性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焦坤李德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摘要原本种植一般作物的大田,在以大棚方式栽培蔬菜后,其土壤性质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本文根据国内的相关研究报道,论述了蔬菜大棚条件下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的问题。关键词蔬菜大棚;土壤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中图分类号S156.1我国城市化发展很快,其对蔬菜的需求也日趋棚内气温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只是地温变化的速[6]增长。集约化的蔬菜生产

2、(以蔬菜大棚为主要代表)度低于气温。江西萍乡地区的研究也表明,棚内土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蔬菜大棚中,农户温在同一深度时一般均高于棚外土温,最高可相差可以通过调节棚内小气候,为蔬菜生长创造出适宜13.6℃。就增温效果来看,阴雨天好于晴天,冬季好于[5]的环境条件,从而延长蔬菜生产季节,提高蔬菜产春季。大棚内地温的提高作用有利也有弊,这既有[7]量,不仅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收意义,还因缓解了淡利于提高蔬菜体内的干物质积累,也会使硝化细菌-[8]季城市蔬菜紧张供应而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蔬菜的活性提高,导致土壤中残留NO3-N的浓度变大。大棚(也包括日光温室等)在我国发展很快

3、,并已1.2水分由北方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以蔬菜大棚为主的菜地由于棚内气温和地温均较高,容易形成较为干面积占菜地总面积的比例已由1985年的1.4%上升燥的生态环境,导致地面蒸发作用强烈,使土体内到1995年的14%[1],且该比例还将不断提高。[9,10]水分多是沿着毛管孔隙由下至上向土表运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蔬菜大棚特殊的建造结对田间持水量的比较研究发现,与露天大田相比,构、高集约化生产程度、高复种指数、肥料施用量棚内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有的升高,有的降低,可能大、无雨水淋洗、高温高湿、高蒸发量、反季节栽[11]与大棚内土壤类型有关。但耗水量大是蔬菜大棚培等特点,与对照

4、的露天大田相比,各地蔬菜大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保证充足水分供给是高产的在利用到一定年限后,棚内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12]一个必要措施。物学性质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问1.3其它题。国内针对蔬菜大棚条件下的土壤和环境问题及赵风艳等在大庆市和哈尔滨市的研究发现,与其对策做了较多的研究,本文根据相关报道对此做露天大田相比,棚内土壤的耕作层厚度减少了了简要的回顾总结。5~15m,容重降低了0.07~0.10g/cm3,总孔隙度增加了1.3%~5.9%,毛管孔隙度增加了1.1%~6.1%,1土壤的物理性质变化5~0.25mm水稳性团聚体增加了9.5%~50.3%。他

5、们1.1地温认为大棚土壤的耕作层结构性好,持水性强,有益棚内与棚外相比,两者一天中的气温和地温变化于蔬菜的生长,但耕作层浅,通气透水性差则是限[11]趋势基本一致,均是早晨低,中午前后升至最高,下制产量的障碍因子。南京市尧化镇的露天大田土[2,3]午开始逐步降低。但棚内气温和地温均相对高于壤质地一般为中壤,而相应的蔬菜大棚内土壤的质[4,5]棚外。如北京地区11月下旬至1月期间,凌晨地则多演变为重壤。这可能与化肥大量施用引起的[13]7:30棚外为-8℃,而棚内可高达4.2℃。棚内地温与土壤板结有关。①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17)资助。2

6、003年第2期土壤·95·在短期内明显上升。缺少降雨淋溶和土壤高度矿化2土壤的化学性质变化是引起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大棚菜地土壤中NO3-N一般呈增加的趋势,其2.1有机质、N、P、K原因主要是N肥的过量投入,由于大棚蔬菜对N肥许多研究都表明,与露天大田相比,大棚利用的利用率不足10%,其余90%以上残留在土壤中或的菜地土壤有机质、N、P均表现增加的趋势,且增[11,13~16]进入地下水,这会导致蔬菜抗病性减弱,硝酸盐含加程度随棚龄的延长而增大。全K的变化则[18]量升高,品质降低,地下水水质恶化。[11,16]差异较大,部分结果表明呈增加趋势,但

7、也有应对盐渍化和盐害的主要对策有:(1)采用科学[15]研究发现有所降低。速效N、速效P和速效K一合理的施肥方法,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协调[11,13,17,18]般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就P素形态变化而[10,13,14]N、P、K肥比例;(2)采用合理的灌溉方法,言,土壤全P、速效P、Cowell全P、Cowell无机P-以NO3为主的次生盐渍化土壤,每次灌水应浇足浇含量均有所增加,这一趋势随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透,将表土积聚的盐分稀释下淋,供作物根系吸收。加。此外,高稳性有机P相对增加,活性有机P相2--以SO4和Cl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