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的比较研究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的比较研究

ID:35163516

大小:1.63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3-20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的比较研究AstudyonthecomparisonbetweenFrequencyAdverbs“Yizai(一再)”and“Zaisan(再三)”inModernChinese作者姓名:晏婧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柳英绿教授学位类别:文学硕士答辩日期:2015年6月7日中文摘要本文从句法功能、语义特征、语用分析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频率副词“一再”和“再三”进行了全面地考察和比较。(一)“一再”和“再三”的句法功能主要考察了“一再”和“再三”与动词的搭配、与动词的位序以及与时态

2、助词“了、着、过”的共现情况。第一,“一再”与动词的结合能力较强,结合范围较广,相比较而言,“再三”与动词的结合能力较弱,结合范围较窄。“一再”和“再三”一般不能与静态动词共现,多与动态动词结合。除了不能与兼属状态动词的动作动词结合之外,“一再”可以修饰其余四类动态动词,而“再三”只能与动作行为动词和心理活动动词这两类动态动词结合。第二,“再三”与动词结合时的位置选择要比“一再”灵活。“一再”只能够出现在动词前面,不能置于动词后面;“再三”既可以置于动词前面,又可以位于动词后面构成“V+再三”格式。在“V+再三”格式中

3、,动词必须是具有思考义的自主性动词,“再三”在该格式中相当于体词性的动量成分,且“V+再三”格式只能用在连贯复句中,反映两个动作行为顺承发生。第三,“一再”和“再三”与“了、着、过”的结合能力非常弱,与之共现非常不自由,它们在与时态助词共现时存在“了>过>着”的选择序列,“一再”要比“再三”的可接受程度高,受限程度小。(二)“一再”和“再三”的语义特征主要考察了“一再”和“再三”的词汇意义、时间特征以及量特征。第一,“一再”强调动作的重复,[+重复义]的语义特征较为突出,主要呈现事情事件、动作行为等多次发生的一种状态或

4、结果;“再三”强调动作的次数,[+数量义]的语义特征较为突出,主要呈现事情事件、动作行为等次第发生的过程。第二,从时相上看,“一再”和“再三”都不能表示[+静态]的时相结构,只能表示[+动态]的时相结构。“一再”在表示句子时相结构时比“再三”的包容性更强,它可以作用于所有[+动态]情状,而“再三”只能表示活动情状。从时制上看,“一再”和“再三”具有与参照时间平行的特征。“一再”的时制特I征表现为过去、现在,它不能用于表示将来时间的句子里;“再三”的时制特征表现为过去、现在、将来。第三,“一再”和“再三”都具有离散性、不

5、确定性和量度性。从离散性看,“一再”和“再三”所反映的动作量必须是“有界”的,离散性的制约是导致“一再”和“再三”的时相特征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从不确定性看,“一再”和“再三”所反映的频率量值是模糊的,不具体的。从量度性看,“一再”和“再三”所反映事件发生的间隔时量存在一个大小序列:“一再”>“再三”,这导致“一再”多倾向于事件发生在较长时段中的句子,“再三”则倾向于事件发生在较短时段中的句子。(三)“一再”和“再三”的语用分析主要考察了“一再”和“再三”对不同句类、句式以及语体的选择情况。第一,“一再”和“再三”对句

6、类的选择基本一致,它们可以用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不能在祈使句和感叹句中出现。从陈述句看,“一再”和“再三”多用于肯定句中,较少可与副词“不”共现于否定句中。从疑问句看,“一再”和“再三”都可以用在特指问句和反问句中,不能出现在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中,“一再”有时还能出现在是非问句中,“再三”却不行。第二,“一再”既可以用于“把”字句,又可以用在被动句中,且“一再”在句中与介词的位置十分灵活,可置于“把”、“被”的前面,也可置于“把”、“被”的后面;“再三”不能用于“把”字句,只能出现在介标型被动句中,且位置相对固定,只能

7、置于介词“被”的后面。第三,“一再”和“再三”对语体的选择基本一致,它们的选择顺序大体是:书卷语体>文艺语体>口语语体,其中用在宣传体和散文体中的“一再”、“再三”的语料最多。关键词:频率副词,“一再”,“再三”,句法,语义,语用IIAbstractInthispaper,thefrequencyadverb"Yizai(一再)"and"Zaisan(再三)"aretheobjectofstudy,basedonsyntacticfunction,semanticfeaturesandpragmaticanalysis

8、,toconductacomprehensivestudyandcomparisonofthem.(A)SyntacticFunctionFirstly,comparedwith"Zaisan(再三)","Yizai(一再)"combineswiththeverbsabilityisstronger,combineswithaw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