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微通道的构建与其内气液和液液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

试析微通道的构建与其内气液和液液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

ID:35185932

大小:3.74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3-21

试析微通道的构建与其内气液和液液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_第1页
试析微通道的构建与其内气液和液液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_第2页
试析微通道的构建与其内气液和液液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_第3页
试析微通道的构建与其内气液和液液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_第4页
试析微通道的构建与其内气液和液液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微通道的构建与其内气液和液液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微通道的构建与其内气液和液液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姓名:高小放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化学工程指导教师:辛峰20070601摘要本论文着眼于微通道反应器中的传质过程的研究,分别制作了管径在500斗m左右的玻璃毛细管和当量直径为90pro的矩形金属微通道。利用上述设备进行了微通道内水吸收C02和煤油一水一乙酸的萃取实验。旨在考察特征尺度在微米级的微通道内的气液传质过程和液液传质过程。本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超快激光刻蚀法在加工微通道反应器中的可行性,并有效利用了常见的玻璃毛细管进行了微通道传质实验。同时,也证明了采用硅橡胶对金属微通道基板并进行机械加固密封的方

2、法是可行的,实验可在一定流速范围内进行传质实验。本文工作通过实践证明,在气体和液体表观流速分别为O.84"-7.64m/s和0.08~,1.27m/s的范围内,毛细管内的液侧体积传质系数主要受液体表观流速影响,而气体表观流速对传质系数的影响较小。矩形金属微通道内的气液传质实验得到了毛细管内相似的结论,传质系数随液体表观流速的增大而显著增加,气体表观流速随着微通道尺寸的减小而对传质过程的影响愈加微弱。与毛细管微通道相比,由于尺寸的大幅度降低,导致扩散路径的缩短,矩形金属微通道展现了超高的传质性能,有着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微通道内的液液传质实验证明,微通道反应器的优势主要

3、体现在气液相和气液固催化反应中。进一步分析表明,微通道内的不同流体组分通过层流的形式在低流速下依靠分子扩散进行传质,超高的传质效率和缓慢的流体流速是微通道内传质过程的主要特征。同时,由于特征尺度的大幅度减小,也给实验操作韵控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特征尺度在4001am以下的设备只能在有限的操作范围内工作。这些都是今后微通道内传质过程的实验研究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微通道反应器制作成本偏高以及“数增放大刀所要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微通道反应器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微通道反应器在化学工业中的大规模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关键词:微

4、通道气液传质液液传质传质系数ABSTRACTThisP印erfocusesontheresearchesofthemasstransferinamicrochannelreactor.Experiments011absorptionofcarbondioxideinwaterandtheextractionbetweenkerosene,waterandaceticacidhavebeencarriedoutinarectangularmetalmicrochanneletchedbyultra-fastlaserand3groupsofglasscapillarie

5、s.Therectangularmetalmicrochannelandtheglasscapillarieshaveahydrodynamicdiameterof90pmandcapillarydiametersaround5009mrespectively.Theaimofthisworkistoinvestigatethebehaviorsofthegas··liquidandliquid··liquidmasstransferinamicrochannel.IthasbeenprovedtObefeasibletomakeamicrochannelbyultr

6、a—fastlaserandalsoitispropertosealthemetalmicrochannelbymechanicmethodinfavorofsiliconerubber.TheexperimentsCanbeoperatedinrangeofsomeliquidvelocitiesandthenormalglasscapillarieshavebeenutilizedaswell.Ourworkhasshownthatinglasscapillariestheliquidsidevolumetricmasstransfercoefficienthas

7、moreinfluencebythesuperficialliquidvelocityof0.08"-'1.27m/sratherthanthesuperficialgasvelocityofO.84,-。7.64m/s.SimilarconclusionsCanbeattainedintherectangularmetalmicrochannelthatthesuperficialliquidvelocityisthedominatedfactorinmasstransferratherthanthesuperficialgasvelocity,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