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昆明市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探索昆明市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

ID:35189601

大小:9.85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3-21

探索昆明市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_第1页
探索昆明市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_第2页
探索昆明市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_第3页
探索昆明市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_第4页
探索昆明市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昆明市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林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昆明市居住区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研究姓名:徐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导教师:马建武20080501摘要:居住区内的环境景观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小环境,其景观的营造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生活,同时也对城市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随之居住区大量涌现,居住区规模无节制扩大,人们正面临着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因而居住区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是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正所谓“无水不园,无园不水"。水

2、,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之一,“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也。”人类文明的出现及衍生发展,都与水息息相关。生命生于水、长于水,水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不仅是其生存环境构成的重要物质要素之一,还是人类精神寓居的重要象征。近年来水景在居住区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居住区内都在建设不同的水体景观。然而在很多居住区的环境建设中,开发商为牟取最大的商业利润,水体景观的设计都是追求面积大、近期效果明显,而忽略了水体景观的自循环与自净化的功能设计,在水体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质问题。开发商为此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来进行水

3、体景观的维持,从而使水体景观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景观消费。针对以上居住区内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人工湿地形式建设水景的方法,来解决居住区内水体水质的变坏。人工湿地是近年来水体水质处理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在居住区内的水体景观设计中,在国内外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也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对于昆明这个缺水城市来说,人工湿地技术的运用是很好地一种节约水资源的形式,同时也是居住区内的新的景观。论文通过对昆明市20几个居住区内现在已经建成的水景进行调查,分析出现在居住区内水景的优势:充分利用自然水系、以植物软化生硬驳岸线、开始利用人工湿地形式净化

4、水质,并总结出水体景观存在的问题:硬质的河床基底设计、水体水质的恶化、忽视对雨水的运用、人工湿地形式运用比较少。结合国内外的成功实例,以及在昆明市居住区内已经建造的人工湿地景观形式,认真参考了这些成功、失败的经验,根据昆明当地的实际情况,从人工湿地景观的构成元素,水体、生态驳岸、湿地植物、道路广场、景观建筑和景观小品等方面,得出了各个元素在昆明居住区内建设人工湿地景观的具体设计方法:l、水体的设计要遵循自然形态,流速要缓慢,以满足净化污水过程在人工湿地中所需要的时间,在水系中一定距离内,可以设置高度不大的小瀑布,利用石头、植物进

5、行阻隔粗大杂质,同时由于污水进水口的污染较大,要注意在水源处对水体进行必要的遮挡,保证居民的健康。2、驳岸要注意生态性,保持自然水岸的特点,尽量避免人工的痕迹,种植湿地植物,软化岸线。对于坡度较大的驳岸,可以利用卵石、碎石贴面的挡墙,来防止土壤的下跗给水体带来的污染,以及对居民的安全保护。3、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植物要选择湿地植物,它具有景观和功能的双重属性。作为主要的造景要素,植物自身具有优美的形态,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利用方式形成美丽的群落景观,在不同的物候期表现出季相美。种植时要形成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群落,从水生植物、湿生

6、植物、两栖生植物到陆生植物,从水中一直延续到陆地,从乔木、灌木到地被的搭配种植。4、道路广场、景观小品主要为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诸如观赏、参与等,注重其形式美和与周边环境的统一协调。要用天然的材质,要跟雨水收集系统相结合,在道路广场周边、小品周围设置渗水沟,利用可渗透材料作为基质,对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处理。5、建筑在人工湿地中也是不可少的,既可以作休息、娱乐场所,也可以成为系统中的景观点,设计时要结合雨水收集,或在屋顶铺设土壤层,或在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管,把雨水循环利用在系统中。综合上述设计方法就得出了昆明居住区内人工湿地景观的设计

7、形式,建议昆明市居住区内运用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形式,或运用复合流潜流型人工湿地形式,提出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在设计中水系要尽量选择曲折迂回的路线,要利用地形的高差变化进行水体中杂质的沉淀,水系设计中还要注意流速要慢。结合水系的形状,设计驳岸的形式,尽量采用自然形式的延伸入水体,根据驳岸的坡向进行植物的配置,从水生、湿生、两栖生到陆生的群落形式进行设计。在建筑、小品、道路的设计中要采用当地的渗水材料,同时与人工湿地系统的雨水收集相结合,充分地利用自然界中的雨水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关键词:昆明市,居住区,水景,人工

8、湿地,景观设计IIAbstract:Theenvironmentviewofresidentialquarterisapartofpeople1iresandmicroenvironmentof1ives.Theconstructionofscenerydir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