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涵洞)

说 明(涵洞)

ID:35196611

大小:1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1

说  明(涵洞)_第1页
说  明(涵洞)_第2页
说  明(涵洞)_第3页
说  明(涵洞)_第4页
说  明(涵洞)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 明(涵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总说明一、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本设计图编制主要依据交通部标准进行编制。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二、设计内容及主要技术标准(一)设计

2、内容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φ1.0、φ1.25、φ1.50、2-φ1.5m管径)2、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分离式基础盖板涵(净跨径L0=2、2.5、3、4m)整体式基础盖板涵(净跨径L0=2、2.5、3、4m)3、洞口工程通用图洞口工程包括:(1)八字翼墙式洞口(2)一字翼墙式洞口(3)跌井式进水口4、钢筋混凝土拱涵(净跨径L0=2.0、3.0、4.0m)(二)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环境类别:Ⅰ类;2、安全等级:三级;3、涵洞跨径、净空及基底应力(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基底应力要求一览表孔径(米)填土高(米)基底

3、应力要求(KPa)斜度1.00,1.251.502-1.500.5~4.0≥1000°,10°20°,30°40°4.0~6.0≥1506.0~10.0≥200(2)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基底应力要求一览表涵洞类别净跨径(m)净高H0(m)涵顶填土高(m)基底应力要求(Kpa)分离式21.5,2.0,2.50.5~4.5200~3002.52.0,2.5,3.00.5~4.532.5,3.0,3.50.5~3.542.5,3.5,4.0,4.50.5~2.5整体式21.5,2.0,2.54.5~7.5200~2502.52.

4、0,2.5,3.04.5~7.532.5,3.0,3.53.5~7.542.5,3.5,4.0,4.54.5~7.5高填土整体式22.57.5~11.5250~30033.0,3.544.0,4.5(3)钢筋混凝土拱涵钢筋混凝土拱涵基底应力要求一览表孔径(m)  台墙高度(m) 分离式基底应力 (Kpa)整体式基底应力 (Kpa)2.01.0,1.5360~730270~5103.01.5,2.0,2.5380~780280~5404.02.0,2.5,3.0410~780320~580三、其他(一)本设计图按涵底坡度为平坡时绘制,设计时

5、应按实际地形及设计流量,选择合适的涵底坡度,如涵底纵坡小于5%时,则基础及涵底铺砌可倾斜布置,涵底纵坡大于5%时,洞身及基础应分段做成阶梯形,涵底纵坡大于15%时应设置陡坡涵洞,其基底铺砌及洞口工程需专门设计。本通用图不适用于陡坡涵洞。(二)本设计图未考虑涵洞预留拱度,施工时可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办理。圆管涵设计说明一、主要材料:1、管身砼:C30砼。2、管身钢筋:纵向钢筋采用HPB300钢筋;螺旋主筋采用HRB400钢筋。3、基础:管身基础采用C20砼。4,洞口:详见洞口设计说明。二、设计要点:(一)设计计算: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

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对截面进行了抗弯强度与裂缝计算。2、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即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涵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的摩擦力,采用角度分布法计算,半无限弹性体理论核算。3、管节配筋按纯弯板断面分析,采用双向配筋管壁设置内外圈两层钢筋,并根据管径大小区别配用不同直径的钢筋,管节配筋由裂缝控制设计,同时满足规范构造要求。(二)构造:1、管节分标准管节和调整长度用的辅助管节。标准管节长1米,辅助管节长0.5米。2、洞口型式分八字式和一字式,八字式洞口流水条件好造价亦较低,推荐采用八字式。3、管节接头构造:管节间缝隙用沥青浸过的

7、麻絮填塞,外面圈裹两道满涂沥青的油毛毡。4、基础构造:管节基础采用C20砼,下层采用砂砾垫层铺设。三、施工要求:1、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并应在端面标注型号,如:正d100,斜d100、30°等字样,斜管节也可在现场浇筑。2、管节在对拼接时,填塞缝隙的麻絮,上半圈应从外往里填塞,下半圈应从里往外填塞。3、施工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及端墙位置的准确,对斜交管涵应首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1米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1米的管节以0.5米正管节调整,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有微小差值

8、时,应将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为避免放样时的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完毕后,再行浇筑。4、管涵基底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必须注意平整,砂砾垫层必须均匀、密实。当地基土质较差,地基容许承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