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

ID:35203238

大小:25.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1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_第1页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_第2页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_第3页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_第4页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本书是由享誉全球的考古学家,科林·伦佛儒教授和保罗·巴恩先生共同合作的经典作品。科林·伦佛儒教授长期任教英国剑桥大学,是英国“新考古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出版过许多有名的考古学书籍,还主编过多种论文集。他积极提倡“社会考古学”和“认知考古学”,关注古代人类的社会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对于贸易、语言、意识、认知、种族、身份等都有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见解。由于成就斐然,他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保罗·巴恩先生作为考古专业的作家,受过系统的考古训练,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在考古学史的研究、考古学知识的普及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二、内容概况:本人选

2、读的为2004年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翻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本书共600余面(包括600余幅图版),眼光独到,具有广泛的兼容性,涵盖了考古学的历史、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等多个方面和多个层面;另有100多个专题专栏文字,涉及的领域从水下考古到碳14测年、从农业起源到文明衰退等等,同时简要总结了30个有影响的发掘实例;通过墨西哥、澳大利亚、东南亚和英国四个重要考古项目实施案例研究、展示了考古学理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书后还附有考古学专业名词解释大量的参考文献和深入阅读资料指南,方便了有兴趣的读者按图索骥。本书共分为三编,即从宏观上分为三

3、个部分。共14章,每章从不同方面介绍考古学知识。每章后面附一个专栏,通过分析考古发掘的实际事例来讲述考古学知识。第一部分(1~4章):考古学的架构。讲述了考古学的发展史,介绍了考古材料的发现、保存及断代,即介绍考古学所研究对象以及所采用的技术。第二部分(5~12章);发现人类经历的多样性。讲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探讨人类在体质上的相似性,进而研究事物变化的原因。即通过研究人类生活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了解古代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与技术,通过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对比,全方位了解古代的社会架构。第三部分(13、14章):考古的世界。选择了四个实例进行深入研究,讨论现代社会中考古学的运用

4、与滥用。一、本书框架该书以普及考古学知识为目的,以考古学所涉及各方面内容为框架,以发展顺序为线索,以一个内在逻辑(what、when、where、who、why、how)为统摄,细致地介绍了入门者所需知道的大部分内容。以第一章为例。第一章讲述考古学简史。其下分八个小节——推测阶段、现代考古学的开端、分类与巩固时期、考古学的转折点、世界考古学、小结、深入阅读材料、专栏。推测阶段大致是18世纪前,人类对世界起源的认识局限于神话、宗教信仰,所谓的“考古”不过是为着收集精美古物。直到19世纪中,地质学有所突破,确认远古人类的存在,打破《圣经》等宗教经典对世界起源的描述,加之进化论的出现

5、,才使人们得以更加客观地分析考古所得结果,从而产生现代考古学。而到了19世纪末,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考古学家能将精力都放在确立地区编年体系及阐述各地区的文化发展上,即对考古资料进行分类。而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完善了考古学体系,使得考古所得结论更加科学可信。而考古方法的进步促使考古学家将更多精力放在考古结论的分析上,从而在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产生了质的飞跃,也诞生了新考古学。新考古学提倡带着明确的目标去考古,主张考古应基于明晰的逻辑架构,试图通过做出明确的归纳来解释结果,重视全面地、系统地分析社会。由于新考古学的出现,田野考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了达成其目标,考古学者必须改

6、进发掘技术,更加高效地完成田野发掘工作。考古学从此成为一门真正的世界性的学科:在空间上遍布全球,在时间上广通古今的学科!纵观全书,每一章所讲无不是由小到大、由开端到当前,将其发展脉络讲述清楚,并在此过程中将其丰富内涵呈现于读者眼前。一、心得体会:由于该书的涵盖面广,内容详实,配以许多的精选的实例及图解,是一部“百科全书”型的考古入门读物,非常适合初学者。它能把握住该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及范例,内容精要,讲述层次递进,十分易读。通过专栏,点面结合,使读者易于把握重点。在第三编中,作者从实践的角度,重新展现了前面提及的各种理论及方法,尽管

7、本书具有世界性、兼容性及前沿性等诸多特点,全书精彩纷呈,不同的读者都能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但是由于作者的身份背景限制,本书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西方的眼光。书中所述都是以英美为主,而对于大量非英美的、非西方的重大发现和研究,以及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考古学家,几乎没有得到反映。(引自译者序)比如,书中没有提及在中国考古具有重大影响的李济等学者,由此表现出来的对东方考古学家对自身文化所做出的解释的漠视,实在是十分遗憾。另外,由于伦福儒教授偏向属于过程考古学派的考古学家,由于这个潜在的立场,作者在第一章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