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生态报告

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生态报告

ID:35204541

大小:3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1

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生态报告_第1页
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生态报告_第2页
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生态报告_第3页
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生态报告_第4页
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生态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生态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生态报告http://finance.sina.com.cn2003年04月04日13:53《环球财经》“国字号”的惊险商旅  20多年来,在远赴伊拉克淘金的企业中,有大批来自中国的“国字号大军”。但曾经丰厚的商业利润已难消它们的心头之痛了——尽管它们正在为重返那里而“重塑金身”。  公元前53年以前,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孕育滋长,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当时的人们建立了城市、发明了文字,还第一次将法典撰刻于石碑之上。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它的每一寸沙下都可能埋藏着文明的基因。但现在,世人更为眼热

2、的是,伊拉克“每一寸”沙下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伊拉克世界第二的石油储量,以及世界第四的生产能力,为全世界的商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可观的利润,当然,也为伊拉克带来了纷繁的争端与战事,为投资该国的商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尽管如此,伊拉克这个中东国家依旧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的“国字号大军”以及“民间力量”。  从“劳务承包”突破  如今的伊拉克,悠久的文明似乎已成了人们记忆中的符号,“多事之地”成了她的代名词。  不可否认的是,在“两伊战争”之前的伊拉克,人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那时的伊拉克是中东地区最为开放的国家,到处是歌舞升平的气象,

3、满大街公开营业的酒吧,加上人们时尚的打扮,不菲的收入(一名工程师的月收入可达1200美金)都证明着曾经的辉煌。当然,对于各地的商人来说,最具诱惑力的,还是那里的商业机会。因为当时,尽管靠卖石油赚了不少钱,但伊拉克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那里的工程承包环境非常好,价格上很有优势,利润率起码都在15%以上。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土集团)是国内最早‘试水’伊拉克的公司之一。我们于1979年进入该市场,直到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前夕,才被迫撤离。这期间,我们一共作了40个项目,其中承包项目5个,劳务承包项目35个,合同金额大致在1.

4、5亿美元,我们从中获得了1个多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在这些闯荡伊拉克的中国公司中我们的效益可能是最好的。”对于土木集团闯荡伊拉克市场这10年来的经历,其驻伊代表柳木可谓感触颇多。  柳木先生从1988年开始就数次常驻伊拉克,今年1月20日才回国的。当时,他是为了参加国内的一个会议,没曾想,伊拉克形势的急剧变化使得他一时回不去了。  “伊拉克经济是在70年代将石油收归国有后迅速发展起来的。通过石油输出,伊拉克掌握了大量的资金,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柳木的介绍,当时的伊拉克与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一样,基础设施薄弱,加上当地沙漠化严重,气候恶劣,因此基

5、础设施损坏得快,更新得也快,当地工程项目不仅发包量大,涉及的金额也大。萨达姆水坝、伊拉克国际机场、约旦至巴格达的高速公路,这些十数亿美元的工程都成为法国、德国等众多西方公司竞相争夺的目标。而中土集团则主要负责为其中的一些项目提供劳务。  当然,对于没有经验的中国企业来说,即便是劳务承包这样简单的对外业务初做起来也是不明就里。“当时我们是第一次走出国门,对国际承包工程根本没有太深的概念,对国际条款还不太清楚。”面对伊拉克这片尚不熟悉的“水域”,中土集团与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港集团)等其他进入伊拉克的“国字号”企业一样,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门槛较低

6、的劳务输出作为市场突破,开始了在伊摸着石头过河的惊险商旅。  如前文所述,当时伊拉克人生活富裕,极少涉足劳务项目,因此多数工程和项目的承建都是雇佣外籍劳工。20世纪60年代时,中东的劳务市场还是以西方公司为主,他们大量雇佣印、巴劳工;但是到了70年代,日本和韩国公司逐渐占据上风,成为中东劳务市场的主导。相比它们,后进入这个市场的中国企业,价格则是“挤”入该市场的一大优势,按照中港集团海外一处经理张浩的说法:“那时候别人报300美元,我们报200美元,一下子就打进了中东地区的劳务市场”。  当时还有一个想不到的机会,就是萨达姆的上台及“两伊战争”的爆发,这也

7、为“国字号”企业进军伊拉克劳务市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由于两伊战争的爆发,当时很多外籍劳务人员纷纷撤离伊拉克,我们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进入伊拉克劳务市场的。”柳木回忆到:“当时我们承接的一个电站项目就靠近两伊边界。荷枪实弹的士兵,此起彼伏的轰炸,震耳欲聋的炮火,危险是可想而知的。那时我们几乎参与建设了伊拉克所有的大型项目。”在成功地以劳务打入伊拉克市场后,中国企业开始逐步走向工程承包。1982年中土集团也开始涉足工程承包业务。  据中国外经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979年我国和伊拉克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以来,到海湾战争前的1990年7月,我企业共

8、签订承包劳务合同702项,合同总金额20.67亿美元,其中承包合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