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8古诗句研究报告

习作8古诗句研究报告

ID:35208840

大小:31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1

习作8古诗句研究报告_第1页
习作8古诗句研究报告_第2页
习作8古诗句研究报告_第3页
习作8古诗句研究报告_第4页
习作8古诗句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习作8古诗句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8古诗句研究报告一、教学目标:1.课前,开展“古诗句大调查”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古诗句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完成体验卡,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2.借助例文,初步认识研究报告,并掌握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依托体验卡,进行探讨、研究自己最感兴趣两句古诗,完成古诗句研究报告,从而进一步掌握自学诗句的一般方法。3.继续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正确地使用冒号、引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做到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4.通过多种形式的评改,逐步完善研究报告,并集结成《古诗文研究报告》文集,供大家阅读,提

2、高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分享习作的快乐。【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第1条“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为完成这一目标,我根据习作要求,设定了1条和4条两个目标;而《标准》中对习作教学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所以,第2个目标就是对这一建议最好的体现。为体现《标准》中的第5条“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

3、引号等标点符号。”在目标3中得到落实。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正确使用冒号、引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难点:选择有价值的资料研究古诗句,入情入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古诗句。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课前准备阶段,开展“古诗名句大调查”活动,完成体验卡,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与热情。2.依托例文层层感知什么是古诗研究报告,怎样写古诗研究报告等,从而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93.老师将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有重点地引导,从中筛选有价值的资料如古诗句的出处、作者、全诗内容、诗句的含义及相关的背景、故事等几个方面进

4、行充实自己的研究报告。4.在习作评改环节,紧扣修改标准采取因人而异、分层评价的原则,通过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赏析等方式进行多形式、多渠道修改,层层完善自己的习作内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升学生整体的习作水平。5.集结成册,既拓宽了学生习作的空间,也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紧扣本次习作训练重点“初步掌握简单的研究报告”进行鼓励性评价,从不同角度发现习作的亮点,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采用“小作家”作为奖励,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供《唐诗三百首》、《中华经典诵读》各一本。2“古诗名

5、句大调查”体验卡学生准备:开展“古诗名句大调查”活动,完成体验卡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创设情境,感受古诗的魅力(课前放古诗词歌曲《静夜思》和《江南》,学生欣赏。)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两首诗词歌曲。多美的歌声,多美的古诗啊!古诗意蕴优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歌之舞之,可以吟咏诵读,一唱三叹。同学们,老师现在出示一组画面,看谁能根据画面说出相对应的诗句。(出示课件)9图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图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图3:小荷才露尖尖

6、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学生谈对这三首古诗句的认识。(学生讲对古诗句的认识时,教师适时引导介绍古诗句的作者、出处、相关内容、大意等。)过渡:中国古诗魅力无穷,琅琅上口,相信同学们都积累了许多古诗名句,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古诗句句碰”游戏,老师说一句古诗,同学们接上句或下句,看谁接的又快又准确。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师生互动,进行“古诗句句碰””游戏---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都是我们熟悉的,请你再从中任选一句谈谈

7、自己的对古诗句的认识。(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从诗句的作者、全诗内容、诗句大意等方面谈自己对古诗名句的认识。)4.初识古诗句研究报告。同学们,你知道吗?如果我们把诗句的作者、出处、全诗内容、大意等内容有机组合写下来,就是一篇成功的古诗句研究报告。(板书:古诗句研究报告)9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仑美奂的古诗世界,在研究古诗名句中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由欣赏歌唱古诗,到接对古诗游戏,目的是带领学生感受古诗的意蕴美、画面美、节奏美,一方面为下面研究古诗打下感情基础,另一方面为研究内容指明方向。)

8、(二)例文引路,感知写法1.初读例文,感知写法。(1)自由读例文《谈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边读边想想:作者屈美生同学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古诗?(2)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掌握学情。(3)指名讲,教师相机归纳:作者、出处及全诗内容、诗句大意、作者情感和实践运用。过渡:除了这些内容,你觉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