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白毛女中的音乐特点开题报告

浅析电影白毛女中的音乐特点开题报告

ID:35231326

大小:9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浅析电影白毛女中的音乐特点开题报告_第1页
浅析电影白毛女中的音乐特点开题报告_第2页
浅析电影白毛女中的音乐特点开题报告_第3页
浅析电影白毛女中的音乐特点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电影白毛女中的音乐特点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浅析电影白毛女中的音乐特点一、课题意义理论意义:电影《白毛女》不论是其音乐还是电影本身,都堪称经典之作。其人物塑造和音乐设计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代表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影视创作方面都具有示范性。因此,本文对电影《白毛女》的音乐特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电影艺术是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它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水平,中国电影从自从诞生以来,经过几代音乐家的改良创造,在今天形成了一种既具有西洋歌剧特征又富含民族个性的中国流派。那些优秀的词曲作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渐趋多元化的今天,电影也在朝着多元

2、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歌剧文化,探究电影与民族声乐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致力于电影、民族声乐研究的人所面临的共同话题。电影《白毛女》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强烈的戏剧冲突、以及传唱不衰的经典唱段,它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对传统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承载了民族新歌剧的精髓和革命印记;同时又赋予了它浓郁的新时代元素,在演员、剧情、舞台设计、表演方式上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正是这样一些合理因素的存在才促使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理论的渊源:《白毛女》从民间传奇到红色经典,其胚胎最早形成于1945年的延安“鲁艺”,“喜儿”由被辱者到反抗者

3、的人物变化,也成为了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的历史缩影。无庸质疑,《白毛女》是翻身农民把歌唱的艺术史诗,它鞭笞“旧社会把人逼成鬼”,赞美“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具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在众多轰动一时的红色经典中,惟有《白毛女》难觅其生活原型,它几乎完全是一种艺术虚构,同时又被强化为历史真实,最终使人们在忆苦思甜的感恩教育中,混淆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严格界限。演进过程: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电影局局长袁牧之和艺术处处长陈波儿决定把舞台歌剧《白毛女》拍成电影。舞台歌剧《白毛女》产生在解放区延安。拍成电影以后,可以把延安产生的新文艺推广到全国。《白毛女》

4、在解放战争中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喜儿的命运在解放了的地区家喻户晓,而且对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与歌剧《白毛女》相关的硕士论文有12篇,期刊600多篇。从笔者搜集的资料来看,目前国内对民族歌剧的研究还是比较详尽的,包括大家熟知的歌剧《江姐》、《刘胡兰》、《红珊瑚》,对于歌剧《白毛女》的介绍也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对于电影《白毛女》的音乐特点展开研究的比较缺失。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外对电影《白毛女》展开地研究,本文查阅了大量文献,相对来说还是相当缺失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能够令自己对剧中人物有更加全面与深刻的理解与把

5、握,同时提高自己在人物形象塑造及演唱技术技巧方面的能力与素养。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陈永红(2011)在《赏析民族歌剧《白毛女》》中指出,在歌剧《白毛女》的音乐设计上,作者大量的运用了地方传统戏曲跟民间小调的曲调风格,如,河北梆子、河北花鼓、山西梆子、秦腔、昆曲等多种传统的戏曲调式唱腔,但是它却不是民间戏曲的扩大,更不是中国传统的板腔戏或宫调戏。它还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些处理手法,利用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音乐曲调来表现该剧中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丁蜀还(2010)在《对我国民族歌剧演唱艺术的再探讨———以歌剧《白毛女》唱段为例》中指出,我国的民族歌剧从它的诞

6、生,就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的土壤里,因为它的演唱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以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突出民族地方音乐特征,通过表演者由内在与外在的情感表现有机结合,塑造出一个又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剧中人物形象,从而产生其丰富的演唱艺术感染力。郭颖(2009)在《真善美的完美结合———谈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中指出,《白毛女》汲取了西方歌剧的创作手法,突出了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一些精心设计的唱腔非常注意展现艺术的氛围和人物的性格发展。例如,《扎红头绳》、《北风吹》、《我们的喜儿哪里去了》等。综上所述,电影《白毛女》不论是其音乐还是电影本身,都堪称经典之作。其人物塑造和音乐设计都具

7、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代表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影视创作方面都具有示范性。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课题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剧中音乐对人物的刻画,第二部分为丰富的音乐创作形式和手法,第三部分为电影《白毛女》在音乐设计上的特点,第四部分为电影《白毛女》音乐在乐器演奏以及唱腔处理上的特点,第五部分为《北风吹》旋律贯穿全剧。文章的主要结构:引言一、剧中音乐对人物的刻画(一)喜儿(二)杨白劳(三)黄世仁二、丰富的音乐创作形式和手法三、电影《白毛女》在音乐设计上的特点四、电影《白毛女》音乐在乐器演奏以及唱腔处理上的特点(一)乐器特点(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