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冲击波

《劳动合同法》冲击波

ID:3523465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劳动合同法》冲击波_第1页
《劳动合同法》冲击波_第2页
《劳动合同法》冲击波_第3页
《劳动合同法》冲击波_第4页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冲击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劳动合同法》冲击波.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劳动合同法》冲击波 常凯:很多说法都在混淆概念 王晓慧 【专题名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专题号】F102 【复印期号】2008年06期 记者再次电话连线常凯的时候,他刚刚出差回来。此时,已是深夜。 从约见常凯到采访完成,耗时六天。这些天,他一直在外面飞来飞去,进行各种咨询和调研。电话里,记者

2、可以感觉到他的疲惫。 记者:《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出现了各种声音。甚至有人说,这部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倒退,您怎么看? 常凯:这是一个很不负责的说法。有些人说话就是在讲故事。对于一个经济学家来讲,应该用很严格的数据说话,如果涉及法律,那就一定要涉及具体的法律条文规定,不能凭感觉说话。谈到这个问题,首先,要比较一下现在的法律与过去的法律的区别;其次,了解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法律,要解决什么问题。就《劳动合同法》而言,张五常讲了那么多,哪个条文他也没认真分析过。 记者:提到用数据说话,这部法主要依据了哪些数据? 常凯:2005年,全国人大有个调研数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合

3、同签订率不到20%,国有企业好一些。《劳动合同法》恰恰就是为了解决非公有制企业的这个问题。即使有20%的签订率,加上拥有事实劳动关系的部分,一年期劳动合同非常普遍,占60%。合同很不规范。合同上的工资数额一般都写的是最低工资,很多合同也不落实。实际上,无合同、合同短期化、合同不规范、合同不落实都是基本情况。这种情况使得整个劳动合同制度形同虚设。《劳动合同法》就是要解决劳动合同制度的推行。而且,劳动合同制度不是近期才制定的,1996年中期已经全面推行。但是,十年推行的结果就是徒有形式。 记者:劳动合同制度为什么推行不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常凯:从法律方面来看,对

4、于劳动合同实施的法律责任不清晰,合同不签就不签了,工资不给就不给了,成了中国一大特色。主要原因是政府指导思想的问题,为了发展经济,可以牺牲劳动力,可以暂且不谈劳动力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极分化、分配不公、冲突严重等成了一个基本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会加剧劳资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其实,《劳动合同法》比起原来的《劳动法》并没有作更严格的实体性规定,只是程序性的,对原来规定的执行更具体化了。比如,不给员工签合同要支付两倍工资,随意解雇工人除了补偿还要赔偿等规定,在过去都没有,主要是在这方面的推动。这怎么能说是倒退呢?恰恰是对过去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一种纠正。 这个

5、做法与中央政府及十七大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也是老百姓都期盼的东西。因为中国两极分化严重,很多劳动者并没有分享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现在这个法律也不是说要分享这个东西,主要是以前的规定要执行。 以前,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在劳动关系调整问题上是法外运行的。有法律,但是没有按照法律运行。现在,《劳动合同法》就是要终止这种法外运行的状态,让劳动关系法制化。它的最基本前提就是建立劳动合同制度。 记者:对于员工来讲,这些制度的建立的确加大了《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力度。但是,很多专家说农民工并不支持? 常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认真和工人聊过这个问题。我天天在企业里跑,对这些非常了解。《

6、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尤其是底层劳动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只是拿农民工说事儿。农民工不愿意签合同?那是有人骗他们,说这对他们没有好处。 常凯 《劳动合同法》立法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有一次,我在一个总裁学习班讲课,几个老总对我说,农民工不愿意签合同,我们没有办法。我说,我来办这个事情。如果我讲完他们不签,我负责。 记者:我相信您讲完农民工一定会签合同。但是,他们似乎还顾及一个工作年限十五年和跨区域的问题,如何解决? 常凯:这根本不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

7、,这是我们的社保制度不健全,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推给《劳动合同法》。把很多社会问题都归结到这部法律,是特别不严肃的,这是两个概念。《劳动合同法》恰恰是推动了中国前进,纠正了以前的不健康行为,让劳动关系法制化,让劳资共同发展,达到双赢。 记者:双赢当然好,可我们采访过的很多企业却说我们的用人成本增加了。 常凯:说对了。按照《劳动合同法》,企业直接的成本增加非常有限,就一条,劳动合同终止、解除,要给予补偿。这是以前法律就规定的。除此之外,企业觉得成本大了、压力大了,是因为他们以前欠账太多,以前就没有按照规定实施。现在新账老账一起算,当然有压力了。 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