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扬子江畔总体定位报告

重庆扬子江畔总体定位报告

ID:35246752

大小:1.5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3-22

重庆扬子江畔总体定位报告_第1页
重庆扬子江畔总体定位报告_第2页
重庆扬子江畔总体定位报告_第3页
重庆扬子江畔总体定位报告_第4页
重庆扬子江畔总体定位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扬子江畔总体定位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庆扬子江畔总体定位报告报告目录第一部分项目概况第二部分项目总体定位第三部分建筑风格及功能定位第四部分市场定位第五部分物业管理定位第六部分推广策略定位第七部分开发策略定位第八部分结束语报告正文第一部分项目概况1.1项目土地1.地理位置扬子江畔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临丹龙路,东为龙回路,设施完善,西靠浪高药厂,南临长江,小区主要地块呈正方形,北高南低,落差约呈阶梯状分布。2.地质情况地勘报告尚未出来,但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山城,长江沿岸多为高层建筑,由此可见,地构稳定。3.土地面积与四至扬子江畔总占地面积2

2、10亩,其中公园占地120亩,住宅(含配套)90亩,东拥主题,南临浩瀚长江,西靠浪高制药厂,北为开发区工业用地。由于开发区发展前景广阔,道路较为完善,为日后小区业主提供了便利的交通。4.地块现状本项目现状为荒地和农用菜地,地上无附着物。但项目的开工首先要解决地上的高压电迁问题和污水沟的处理。铁塔山公园原始地貌丰富,除沿四周道路栽种了一部分热带植物外,公园自然植被和原山体石路保持良好。1.2地块周边环境1.环境污染状况项目地块周边为无污染企业和高科技工业企业,项目尚未请相关部门做环境评估报告。发区无生产、生活噪声,居家环境较为

3、宁静。2.自然绿化及人文历史景观开发区绿树成荫,道路两旁和现有企业门前有较多的人造景致,业主人住后早晚休闲和有众多的场所。由于开发区正大力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周边无历史、人文氛围,项目正式对外发售时没多的炒作题材。1.3地块交通状况1.地块周边的市政路网及公共交通现状市政路网:开发区基础设施超前,路网发达,业主出入特别是自驾车十分便利。公共交通:目前尚无公交车通过项目,但小区入伙后引进公交车辆十分容易。考虑到为了小区业主提供良好的服务,小区可以配置业主专用车,既方便业主出行,又提高了小区的档次,还可增加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内

4、容和经济收入。2.项目对外的陆空交通状况(见表1)表1项目对外陆空交通状况表(单位:min)项目汽车自行车步行南岸步行街81530解放碑35火车站25江北机场351.4周边市政配套设施1.购物场所扬子江畔项目周边有麦德龙仓储超市,虽南岸中心区商业十分繁荣,但业主到南岸中区有一段路程,小区应有一定的商业配套,既满足业主的日常需要,又可为公园的游人提急需品。2.文化教育,该项目与南坪中学、龙职中学、珊瑚中学、重庆教育学院、商学院相对较近,但是周文化教育配套总体水平尚待完善。3.医疗卫生项目周边无医疗点和药店,因此小区应配置相应的

5、医疗设施以满足业主的医疗急需。4.餐饮娱乐目前项目周边尚无餐饮娱乐场所,小区沿街应考虑设置餐饮娱乐场所。第二部分项目总体定位2.1项目总体定位将“扬子江畔”项目总体定位成为南岸区高尚生态居住社区,定位成一个集居家、动、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型水岸生态健康社区。小区拥有宁静的居家环境、高雅的文化格调、时尚的网络生活,怡人的园林景观、新别致的会所和休闲、运动、健康的主题公园。扬子江畔极富特色的业主会所、休闲设施,全的运动配套设施,以及轻松愉悦的生活空间,是21世纪南岸新型高级生态住宅区,长沿岸楼盘的典

6、范和重庆楼市的新亮点。2.2项目形象定位以“生态、休闲、运动、健康”为主题,通过富有项目个性的形象包装(营销中心的包装、工地现场的包装、销售物料的制作)、公园的主题塑造、长江观景台的建造、小区;光亮化点缀、种类繁多的运动设施、浓郁厚重的休闲文化氛围,塑造出本项目与众不同的的形象,倾心演绎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主动式健康生活方式,引领生活新潮流,展示出生态、运动、健康的生活乐章。第三部分建筑风格及功能定位项目建筑规划的目的,在于提升附加值,产品的附加值主要靠规划布局、建筑风格、环境设计、创新理念的精心设计而产生。3.1建筑风格

7、定位一个值得长期居住的现代高级住宅社区,其建筑风格必须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楼盘造型应经典而又不失个性。本项目以高层为主,小高层为辅,其风格可遵循现代简约主义的原则和造型手法,汲取“欧陆风格”的一些建筑符合和元素加以简化和细化,特别是公园内的公共建筑倾向于经典的欧陆符号,体现浪漫抒情的高雅、大气格调。建筑立面应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整体建筑应予人以简洁、明快、美观、亮丽之感。3.2建筑布局定位’根据重庆人长期形成的居住习惯,依据项目本身的地形地貌的特色,建筑布局应随形就势。合理利用各栋楼宇之间的间距和楼层高差,科

8、学地进行空间组织(在不影响通风、采光的前提下增加建筑面积),营造水景中央花园,强调景观的均好性(景观好的地方多安排建筑面积,在景观欠缺的地方少安排建筑,‘在不拥挤的前提下尽可能高地提高容积率),尽可能利用江景、公园和人造景观,设计上应最优化、最大面积、最多户数地直面多重景观。3.3建筑单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