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法教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普法教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ID:35247090

大小:18.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农村普法教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农村普法教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农村普法教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农村普法教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普法教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村普法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多年的普法实践证明,普法教育对于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制意识,增强全社会依法办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七月份我深入卢龙县双望镇三分村,就本村普法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村民法律意识的现状通过

2、这次调查,村民的法律素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懂法型的,二是法盲型,三是半懂法型。(一)懂法型的。在走访调查的100名村民来中,有15%的干部村民属于该类型,他们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善于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与邻里发生冲突时,他们不主张用拳头而是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借钱要别人写借条,懂法型的村民,他们的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观看中央12和中央2频道等获得的,这部人中具有初中文化以上的占100%,能进行自我学习。(二)法盲型的。这类村民对法律知识一点都不懂,在调查的100人中约占27%,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几乎小学都没毕

3、业,他们只认为自己做的对,什么事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懂什么是法,什么是违法,如在调查中我发现有一个村民因抢劫罪判过刑,据说当他因抢劫他人财物被抓时,问他为什么抢劫时,他却说是为了好玩。听起来简直是可笑。能约束他们的也只有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和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有的风俗习惯本身就是违法的。遇到合法权益被侵害时,他们往往是通过自家的亲友去协商,不成则采取对应的报复措施,有的甚至不通过协商就使用违法的方式处理纠纷,他们不相信法官和法律能为他们做什么。(三)半懂法型。在调查的100人的村民中,这类村民占的比重最大,约占50%。他们对法律知识似懂非懂

4、,一知半解,对法律条文的规定往往断章取义,法律的威严在他们心中有一定的约束力,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去违法,但他们也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有一家村民有一天抓住了一位进屋盗窃的小偷,就把他给五花大绑了起来,狠狠的打了一顿,然后又叫人给送到了派出所去,一路上还大声辱骂并且给他挂上写着小偷的牌子。又如一家为了防止自家的西瓜被偷就在地上拉伤了电网,并告知村民“危险”。这类村民获取的法律知识往往是通过他人言传身教,处事方式一般是参考村里的干部,遇到纠纷一般也先要去找村干部问问应当如何处理。一、制约村民法律意识的因素虽然村民通过了一系列的思

5、想教育活动,对党和政府的农业、农村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对党和政府的农业和农村政策给予支持拥护,思想觉悟有所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时下大多数村民对法律的学习热情不高,依法办事的意识不强,按传统、按习惯处理权益纠纷比比皆是。                                                                    (一)村民对权利义务理解片面。在调查的村民中绝大多数村民对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赋予的权利熟记于心,对自己应尽的义务则知之甚少,有的村民知道自己应当履行义务,他们也不履行。如不主动

6、纳税、不赡养老人、不送子女上学、故意干涉婚姻自由、滥砍滥伐国家集体林木。(二)文化教育滞后。在调查的村民中近95%的村民从学校回家后就没有再学习过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知之甚少,对外界的巨大变化毫不知情,也不关心社会的发展进步,只限于现知的技术水平和传统操作,思想守旧,做事墨守成规,对新生事物往往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等待别人成功后才去学习思虑、才去接受。一、开展农村普法教育的对策(一)深刻认识普法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意义普法教育是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

7、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继续在农村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必须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治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研究首先,大力宣传普法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普法教育要继续坚持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建

8、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积极开展针对农村、农民的法制宣传。大力开展以农业生产、农村市场经济为重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法律秩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