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辨识实验指导书

系统辨识实验指导书

ID:35248230

大小:17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22

系统辨识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系统辨识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系统辨识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系统辨识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系统辨识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系统辨识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系统辨识实验》实验指导书赵英凯14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2006-04-17目录实验一基于OLS法的系统辨识数字仿真实验2实验二基于RLS法的系统辨识数字仿真实验714实验一基于OLS法的系统辨识数字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

2、1、深入理解系统辨识中相关分析法及最小二乘法的相关内容。2、学会用Matlab或C语言等进行系统辨识的仿真研究二、实验设备装有相应软件的计算机。三、实验原理(请见教材,次处从略)四、实验内容1.伪随机二位式信号(PRBS)的生成。2.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法辨识对象数学模型。五、实验要求1.熟悉系统辨识中的相关内容。2.掌握Matlab或C语言等进行系统辨识仿真研究的一般步骤。3.实验前基本应完成相关的编程任务,实验时调试相应程序。4.修改相应参数与随机噪声幅度,观察并分析结果。5.软件包人机界面的开发与设计。(选做)六、.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运行matlab

3、1)File->New->M-File打开M文件编辑窗口2)输入自己编写的程序3)点击run按钮,如果程序出错则调试程序,如果运行正常的话则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14具体的实验步骤:1.伪随机二位式信号(PRBS)的生成:X1=1;X2=0;X3=1;X4=0;%移位寄存器输入Xi初态(0101),Yi为移位寄存器各级输出m=60;%置M序列总长度fori=1:mY4=X4;Y3=X3;Y2=X2;Y1=X1;X4=Y3;X3=Y2;X2=Y1;X1=xor(Y3,Y4);%异或运算ifY4==0U(i)=-1;elseU(i)=Y4;endendM=U%绘图i1=ik

4、=1:1:i1;plot(k,U,k,U,'rx')xlabel('k')ylabel('M序列')title('移位寄存器产生的M序列')注:这是一个采用四级移位寄存器产生prbs信号的程序,同学们可以将这个程序编写的更具通用性,使得移位寄存器的级数可以选择。2.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法辨识对象数学模型选择的仿真对象的数学模型如下其中,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白噪声N。输入信号采用4阶M序列,幅度为1。选择如下形式的辨识模型14设输入信号的取值是从k=1到k=16的M序列,则待辨识参数为=。其中,被辨识参数、观测矩阵zL、HL的表达式为,,程序框图如下所示:赋输入信号

5、初值u定义输出观测值的长度并计算系统的输出值画出输入和输出观测值的图形给样本矩阵HL和zL赋值根据公式计算参数从中分离出并显示出被辨识参数a1,a2,b1,b2停机图2最小二乘一次完成算法程序框图参考程序:%olsu=[-1,1,-1,1,1,1,1,-1,-1,-1,1,-1,-1,1,1];%系统辨识的输入信号为一个周期的M序列z=zeros(1,16);%定义输出观测值的长度fork=3:16z(k)=1.5*z(k-1)-0.7*z(k-2)+u(k-1)+0.5*u(k-2);%用理想输出值作为观测值endsubplot(3,1,1)%画三行一列图形窗口中

6、的第一个图形stem(u)%画出输入信号u的经线图形14subplot(3,1,2)%画三行一列图形窗口中的第二个图形i=1:1:16;%横坐标范围是1到16,步长为1plot(i,z)%图形的横坐标是采样时刻i,纵坐标是输出观测值z,图形格式为连续曲线subplot(3,1,3)%画三行一列图形窗口中的第三个图形stem(z),gridon%画出输出观测值z的经线图形,并显示坐标网格u,z%显示输入信号和输出观测信号%L=14%数据长度HL=[-z(2)-z(1)u(2)u(1);-z(3)-z(2)u(3)u(2);-z(4)-z(3)u(4)u(3);-z(5

7、)-z(4)u(5)u(4);-z(6)-z(5)u(6)u(5);-z(7)-z(6)u(7)u(6);-z(8)-z(7)u(8)u(7);-z(9)-z(8)u(9)u(8);-z(10)-z(9)u(10)u(9);-z(11)-z(10)u(11)u(10);-z(12)-z(11)u(12)u(11);-z(13)-z(12)u(13)u(12);-z(14)-z(13)u(14)u(13);-z(15)-z(14)u(15)u(14)]%给样本矩阵HL赋值ZL=[z(3);z(4);z(5);z(6);z(7);z(8);z(9);z(10);z(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