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

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

ID:35250929

大小:40.8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2

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郑市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20日在新郑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 王广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特邀、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市在应对挑战中逆势突破、跨越发展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党抓经济、全民抓创业、关键上项目、努力创环境、党建作保障”的要求,齐心协力战危机,千方百计保增长

2、,一心一意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致力于调结构、促转型,经济运行更趋协调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8亿元,同比增长13%。全市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38.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69亿元,增长2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9.2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96.4亿元,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60元,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540元,增长10%。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由第71位上

3、升到第65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由全省第7位上升到第5位,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全国科学发展和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全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称号。  工业经济逆势攀升。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2家,总数达到278家。预计实现主要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1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9%,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自主创新成效显著,郑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4家,研发高新技术产品46个,转化科技成果22项,申请专利420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主要工业的比重达到32%,被科技部确定为知识产权试点县(市)。“十个十”项目建设

4、步伐加快,郑州宏业纺织、郑州一棉、赵家寨煤矿、瑞泰高科技耐材等88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华辕煤业、中储粮大豆仓储加工、郑煤集团新郑洗煤厂等一批在建项目进展顺利。河南中烟新郑卷烟厂年产量突破54万箱,销售收入突破35亿元,全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5家、超5亿元企业达到10家。全民创业蓬勃开展,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259家、个体工商户3485户,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5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2.4%。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全年共拨付支农资金7.27亿元,增长25.7%。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加强,新打配机井680眼,综合配套升级改造农用机井10

5、14眼,再次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和郑州市“中州杯”。粮食生产在大旱之年仍获丰收,总产达29万吨,增长0.3%。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全市新增郑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达到52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畜禽养殖总量达到4180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7.6%。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成功举办了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第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枣乡风情游等活动,被评为全省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先进单位。全年共接待游客352万人次,实现直接经营收入33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6.8亿元

6、。出台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成功举办了新郑宜居文化节暨第二届房展会,全年新开工商品房42.3万平方米,市场成交量41.1万平方米。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新增日用消费品农家店86家,共销售彩电、冰箱、汽车等4万台。全年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89.9亿元,增长11%。  (二)围绕深化改革开放,致力于转机制、求创新,发展后劲显著提升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深入开展“定区域、定协会(商会)、定人员、定企业”专业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了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经贸招商、百名企业家黄帝故里行等活动,组团参加了全省承接纺织服装玩具产业转移

7、洽谈会、中博会等经贸洽谈活动,南下北上招商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年新招项目118个,到位资金55亿元,增长21.5%;实际利用外资1.01亿美元,增长12.4%;实现外贸出口1980万美元。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市)。  板块经济彰显特色。“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发展布局更加明晰,临空、临郑、临煤经济板块实力明显增强,新港产业集聚区、中原食品工业园、龙湖科技教育产业园、辛店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园区的产业聚集效应显著提升,“三大板块”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以上。新港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行列,辛店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新郑

8、纺织服装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