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

ID:35251272

大小:4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2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_第1页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_第2页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_第3页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_第4页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导语】正如你现在根据自己的爱好想确定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就可以查阅资料哪个心仪的大学有这样的专业,再查阅该大学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那就应该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历年升学情况,估算出应该在年级的排名,这就是你现阶段的目标,并争取实现。无忧考网高三频道为你准备了以下文章,在浩瀚的学海里,助你一臂之力!【篇一】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  2.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

2、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标准从才能到门第)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积极作用为主)  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

3、的可直接授官。(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消极作用为主)  (二)新课标版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4、(3)隋唐:实行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5)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2.应以

5、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不同时代不同选官制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高考的冷点。  四.高考题例  01.(2004江苏历史2)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刺史制度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D.颁布“推恩令”  02.(2003春季文综12)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

6、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03.(2003江苏历史5)科举制在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  A、武举B、殿试C、糊名法D、进士科  04.(2006江苏历史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05.(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

7、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06.(2009年上海历史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07.(2007重庆文综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之取士皆于学校,故首先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友以成就之,以议者之所患也。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