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纪念园调查报告

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纪念园调查报告

ID:35252277

大小:2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2

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纪念园调查报告_第1页
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纪念园调查报告_第2页
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纪念园调查报告_第3页
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纪念园调查报告_第4页
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纪念园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纪念园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保护红色遗迹,弘扬革命传统——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陵园调查报告1、调查背景和目的: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把红色文化作为了现阶段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在个别穷困山区,一些重要的红色遗迹因为缺乏妥善保护而渐渐地消失了;同样在城市,年轻一代的大部分被非主流文化占据了,使得革命献身的精神被抛于脑后。此次对红色革命纪念地的调查,重在了解1936年红军长征经过定西渭源时发生在莲峰下寨堡子的一次遭遇战。通过这次调查,一是宣扬先烈们不畏强敌,敢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二是对现存问题的发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最后也希望通过这次社会调查能够提高

2、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2、调查地点:定西市渭源县3、调查方式:访谈法、考察法4、调查时间:2011、8、14——2011、8、205、调查内容:主要调查这次战斗的战斗情况、战场遗迹、烈士陵园和它的保护状况。6、调查结果:基本了解到的情况有:这次战斗的战斗情况、战场遗迹、烈士陵园的现状与保护。7、调查体会:通过这次调查使我重新认识了革命先烈们斗争环境的艰苦,并深深地体会到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解放事业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一九三六年十月二日,一支近百人的红军部队由漳县行至渭源县莲峰镇坡儿沟时恰与敌十四师孟世权率领的骑兵团和鲁

3、大昌的土匪武装相遇,红军部队撤至下寨堡子内与敌激战四个多小时,除十余人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假期里我和××同学在闲暇时间对这次战斗做了一些调查,以下是本次实地调查的调查报告:一、烈士陵园简述图2.烈士坟冢图1.红军烈士纪念碑莲峰镇坡儿红军烈士陵园位于莲峰镇坡儿村口大道旁边,始建于一九六八年八月一日,由青砖砌成的波浪型围墙形成院落,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烈士陵园内有纪念碑、烈士坟冢各一座,草坪两块,但由于缺乏维护而被荒废,只是一棵棵小青松仍旧顽强的存活在由青砖铺成的大道旁边。陵园两侧是茂密的白杨林,陵园门口左侧十五米处有神庙一座。纪念碑正面赫然写着“红军烈

4、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是纪念碑文。其碑文照录如下:一九三六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甘肃,其一部约八九十人,从漳县进往莲峰,与农历八月十七日途径坡儿,遇国民党匪军二百多人和反动地方武装共约七百余人,包围红军,我红军战士即撤往上寨堡子内,与敌人奋战约四个小时,击毙匪军二十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援绝,除十余人突围而出,其余六七十人至死不屈,壮烈牺牲,充分显示了我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共产主义精神。给广大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不愧为党的好儿女,不愧为毛主席的好战士,不愧为人民的英雄,不愧为革命人民

5、的好榜样,他们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为人民立下了永世不朽的功勋。为了永远纪念他们,继承他们的革命传统,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根据坡儿、下寨等地广大贫下中农革命群众的心愿,收集烈士遗骨,在此建墓重葬并立碑为志。二、战斗情况、战场遗迹及烈士陵园现状的报告(一)、战斗情况1、红军队伍的归属和任务。在调查中首先面临的是红军队伍的归属问题,现有的史料中对这支部队的归属和任务要么含糊不清,要么根本没有记载。通过对当地老人乔守忠(渭源县莲峰镇下寨人)的实地采访得知,这是

6、一支先遣部队,担负侦察任务,归属于红四方面军徐向前部。但在一些记载中却记述为一支落伍红军队伍(《鏖战陇右》杨右柏著,见于渭源县莲峰中学图书室)与调查所得不符。由于资料和专业能力的缺乏笔者并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2、部队的建制。部队的建制问题是我们在这次调查中遇到的又一个重大问题,由于纪念碑和县志这样的官方记载中记载都是八九十人这样一个含糊的数据,再加上当地李冒春、贾如意、吴俊、张国俊等老人回忆的五花八门的数字(如一个建制连、八九十人、六七十人等多种说法)使我们更难判断部队的建制。因此经过反复的比较笔者认为纪念碑记载的人数较为确切,持保留意见。3、国民党军队的

7、数量,县志和其他文字资料显示,当年包围红军的国民党军队是敌新十四师孟世权率领的骑兵团一部大约二百余人和当地地方武装共七百余人。通过该次访谈得知当地地方武装的头目为鲁大昌,属地痞、土匪性质,在红军长征经过甘肃境内的近一年时间里曾多次以围剿红军和假扮红军来危害乡里。孟世权隶属于马步芳部,军衔、籍贯等不详。图3.战斗遗迹坡儿堡子4、战场环境。据实地观察,战场的地理环境基本以山地为主,红军退守的下寨堡子是当地一个险要山头,坡度较陡而且树木茂密(当年)易守难攻。但纪念碑记载的是在人数和地势都不利的情况打的这一仗与现实不符。上图为下寨堡子,可以看出地形的优劣。5、失败

8、原因。通过这次调查,红军在这次战斗中遭受重大挫折的原因笔者总结如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