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ID:35259150

大小:15.4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_第1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_第2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_第3页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_第4页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自主学习落实文言词句,反复朗读感知故事情节,合作学习探究形象寓意。二、教材分析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它告诉我们要克服困难就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本文描写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大意。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四、教学重难点1.积累常用文言实

2、词,了解文言虚词“之”“其”“而”的用法。2.准确翻译、理解课文。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借助工具书及书本注释自读课文,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导入新课1?课前可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2?这支振奋人心的歌曲,歌名叫《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间流传的寓言故事,相信在座的不少同学就熟知这个故事,有谁愿意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学生讲好后,教师从鼓励角度进行评价,板书课题,介绍相关知

3、识:《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俗话说,吃菜要吃原汁原味,读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要多读原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的原文,希望大家能从中品尝出独特的滋味。(二)自读感知1?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同座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听读,根据要求相互评价。)2?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自读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上打上问号,准备向同学、老师求助。教师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的进展情况。)(三

4、)合作解疑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工具书解决,或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四)检查自读(可用投影,也可课前打印)1?给加点的字注音:万仞(rèn)惩山北之塞(chéng)(sè)荷担者(hè)箕畚(jī)(běn)河曲智叟亡以应(wú)一厝朔东(cuò)(shuò)始龀(chèn)无穷匮也(kuì)雍南(yōng)2?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遂

5、率

6、子孙荷担者

7、三夫(2)邻人

8、京城氏之孀妻

9、有

10、遗男3?辨析多义词:(1)焉且焉置土石(哪

11、里)有子存焉(呢)(2)而而山不加增(可是,表转折)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表修饰)何苦而不平(表承接)(3)其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其妻献疑曰(他的,指愚公的)惧其不已(他,指愚公)4?翻译下列句子:(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甚矣,汝之不惠(3)其如土石何(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五)小组评价学习小组内,学生相互批改作业,教师巡视,解决学生争执不下的问题。(六)诵读巩固(七)布置作业1?整理文中的通假字。2?完成“思考与练习二”。3?反复诵读课文,给自己的父母复述这个故事。

12、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巩固文言知识,了解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把握愚公这个艺术形象,领会寓言的教育意义。(一)诵读导入(二)研读新课上一堂课,同学们认真自读,提出了不少问题,许多问题由于大家积极动脑,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可见只要大家积极思考,学习上的许多事是自己可以做好的。今天老师将提出一些问题,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看看对课文理解得怎么样。1?这篇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提示: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板书)2?愚公多大年纪了?智叟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那个“遗男”多大了

13、?提示:愚公——“年且九十”,将近九十岁。(“且”,将近,快要。)智叟——老年人。(“叟”,老头。)遗男——“始龀”,七八岁。(“始龀”,刚刚换牙,七八岁的光景。)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山移走了有什么益处?提示: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益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阴”:水的南岸,山的北坡;“阳”水的北岸,山的南坡。)4?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劳动?总共几个人?提示:参加移山的人有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儿孙中能挑担的三个人、遗男;总共五个人。5?移山的任务艰巨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了

14、任务的艰巨?提示:(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面积大,高度高,可见土石工程之艰巨。(2)愚公“年且九十”,遗男“始龀”,“荷担者三夫”——移山者,老的老,幼的幼,总共还只有五个人,就移山这项巨大的工程而言,劳动力极弱,可见要完成任务极其艰巨。(3)“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叩”“垦”“箕畚”,可见劳动工具落后,完成任务谈何容易。(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一年),才回家一次,可见运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