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教学杂谈 _1

《珍珠泉》教学杂谈 _1

ID:35260903

大小:13.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珍珠泉》教学杂谈 _1_第1页
《珍珠泉》教学杂谈 _1_第2页
《珍珠泉》教学杂谈 _1_第3页
资源描述:

《《珍珠泉》教学杂谈 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珍珠泉》教学杂谈〖浅谈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四法〗1、情境再现法。即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画、音乐、实物、角色扮演、语言描绘等,再现与课文相似的情境,从而将学生带入情境,触发感情的方法。在学习《珍珠泉》一课时,为再现情境,我这样安排的教学环节:⑴情境化导语营造气氛。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我们坐在飞机上,透过机窗,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离珍珠泉近了,更近了,你们听──⑵仿真声音烘托气氛。当老师说你们听后,故意停顿一小会儿再播放泉水流动的真实声音。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亲身来到泉边的感受。⑶生动画面再现情境。在前两个环节的铺垫下,学生产生很强的期

2、待,盼望亲眼目睹一下这迷人的珍珠泉。此时,将珍珠泉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期待,也可以让他们将珍珠泉的内心视象与实际样子进行比较,感受境中之景。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课文、诗画与音乐结合起来再现了文中珍珠泉的情景,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有如身临其境。珍珠泉的美被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美景、美文,怎能不让学生喜欢?2、情境再造法。多媒体的使用能再现情境,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对象直观、形象、具体化,从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情感。但是我们也应注意过分地依赖多媒体与直观教具,就会忽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想象能力地培养。因此,不能用直观教具、多

3、媒体课件代替学生的阅读。从阅读教学来说,要重视培养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能力。情境再造法应运而生。情境再造法与再现法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情境的创设不依赖于外部工具,而依靠学生的理解与想象;是把文章的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进行加工,从而形成意象的过程。如在学习《珍珠泉》水泡儿一部分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小水泡儿的美丽与可爱,我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找线索,想象小水泡儿的样子,并表演出来。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边读边感受,边读边想象,小水泡儿的美丽与可爱在学生们的心中明晰起来。表演时,学生们扮演的小水泡儿活泼可爱,一时间课堂上

4、下笑声一片。【江苏省吴江市北库中心小学殷志娟】〖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朗读的研究〗首先,采用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调换字词,进行比较朗读。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珍珠泉》一文中有一句话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理解此句涌的含义时,我让学生把涌改为冒、喷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在这一换一读中,很快就理解了涌字说明了泉水是连续不断地流出来的,写出了泉水的生命力。〖充满希望的思考──省小语视导反馈总结〗课程改革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使用要因时因地置宜,一改了过去的课程一位天下的局面,如何合理运用课

5、程资源,应该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要务。特别是新课程的编排,留足开发空间,让师生在此空间驰腾,合理开发,如阅读课《珍珠泉》一课的授课老师,他注意引发学生,联系生活身边的马伏波泉,指导学生,一方面观察马伏波泉的美丽景色以及它所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它曾经是当地人民饮水起居的生活源泉,它养育着一方人。教师从关注实际,引导学生合理开发这课程之源,并指导学生按照《珍珠泉》的写法,当堂写下了习作课例《马伏波泉》,收到了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显著成效,除此以外,《五毛的故事》、《小记者、《亮出我自己》等课也从各个角度活用了课程资源。〖循情练笔写亮课堂〗《珍珠泉

6、》描写了云南珍珠泉美丽、奇特的景象,尤其是小泡泡的描写更可称为点睛之笔。紧抓住最有趣的要算是这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晶亮、饱满的小水泡了这一文眼,赋予泡泡于人性化,在一赞三叹式的晶亮、饱满、冒的揣摩玩味后,设计练笔:我这小泡泡手舞足蹈、争先恐后地一嘟噜,一嘟噜,是想。生1:是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我不想和大家捉藏了。生2:对人们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壮观啊!生3:与大家交流:珍珠泉可真美,我也要为珍珠泉增添光彩。生4:兴奋地说:我好快乐啊,我想与游客们交朋友。生5:是想告诉人们:这里山美,泉美,人也美,游客们你们真是不枉此行了。这样

7、富有人性化的泡泡使课堂沸腾,一嘟噜,一嘟噜更成为孩子口中最富韵味的声音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