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著名演员

京剧著名演员

ID:35263949

大小:17.9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2

京剧著名演员 _第1页
京剧著名演员 _第2页
京剧著名演员 _第3页
京剧著名演员 _第4页
京剧著名演员 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剧著名演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京剧著名演员【老生三鼎甲】程長庚(1811年~1880年),安徽省潛江人。程長庚幼時既入三慶班,1822年隨父北上京城,以《文昭關》、《戰長沙》而嶄露頭角,後任三慶班老生首席演員。他的演唱熔徽調、漢調、昆曲等之優長於一爐,以徽音為主,當時稱徽派。他的表演善於體察人物的性格、身份,注重表現其氣質、神采,做功身段沉穩凝重。所演《文昭關》中的伍子胥、《戰長沙》中的關羽,都為時人稱道。他為人正直,戲德高尚,技藝清湛,備受同行的推崇,自道光至咸豐年間,任三慶班班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臺、四喜三班總管。楊月樓、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等都受他的提攜,對於京劇的形成和

2、早期發展貢獻很大。餘三勝(1802年~1866年),湖北羅田人,清道光時為春臺班領銜主演,同治二年(1863年)入廣和成班。他的演唱以漢調為基礎,融合徽調、昆曲、梆子腔,吐字以湖北音為主,在當時被稱作漢派或餘派。他的嗓音洪亮,運用自如,行腔圓潤流暢,婉轉纏綿,以擅唱花腔著稱。他演出的《戰樊城》、《定軍山》等劇目為後人所效仿傳唱。在從徽、漢合流,向京劇嬗變的過程中,很有貢獻,尤其在唱腔上的創造、革新,對譚鑫培影響很大。張二奎(1814年~1864年),北京人。起先以票友身份在和春班客串,後正式加入和春班,曾為該班班主,後入四喜班為首席老生演員。他的唱功平穩

3、寬亮,多用北京字音,吐字清晰,咬字堅實,自成一格。他的扮相雍容端莊,擅長扮演帝王貴冑一類角色,如《打金枝》、《金水橋》等。由於他的演唱夾以京音,時稱京派或奎派,與程長庚、餘三勝並稱為老生三鼎甲。【四大名旦】程砚秋,1904年1月1日生,原名荣承麟,艺名砚菊农、艳秋、号玉霜、御霜。北京人。满族。6岁学艺。1915年首次登台,13岁成名。17岁独立成班。1922年搜索革新京剧。并逐渐创造程派唱腔。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被誉之四大名旦。建国后,历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常务理事、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10月成为中共预备党员,逝世后被批

4、准为正式党员。主演的代表剧目有:《荒山泪》、《青霜剑》、《锁麟囊》、《春闺梦》、《鸳鸯冢》、《三击掌》、《打渔杀家》、《文姬归汉》等。1932年在欧洲考察戏剧音乐。1933年回国后,主办中华戏曲学校,同时主编《戏剧月刊》。九一八事变后,改编并演出了反映民族危机的历史剧《亡蜀鉴》。建国后,改编演出《窦娥冤》等剧目。代表中国戏剧界参加布拉格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1958年3月9日在北京逝世。出版有《程砚秋文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等。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就开始

5、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

6、》、《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一个月后回国。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1922年主持承华社。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

7、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家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尚小云1899年生,河北南宫人。字绮霞。10岁入北京三乐科班,初习武生,后改青衣、刀马旦。1914年出科后,在北京童伶竞选大会上,博得童伶大王的美誉。1924年被广大观众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1936年创办了荣春社科班,培养出了孙荣蕙、杨荣环、徐荣奎、景荣庆、方荣翔、

8、马长礼等优秀演员。解放后组建尚小云剧院,任团长。1959年应邀到西安,任陕西省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