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新人教)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新人教)

ID:35265418

大小:15.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新人教) _第1页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新人教) _第2页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新人教) _第3页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新人教) 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新人教)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新人教)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以下是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语文网一直陪伴您。一、知识积累及应用。(20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为()。(2分)A.潜行(qián)谚语(yàn)和睦(mù)B.铁锹(qiāo)倏忽(shū)高垣(yuán)C.足迹(jì)蝉喙(huì)弥漫(mí)D.万载(zǎi)峰峦(ruán)篡夺(zuà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2分A.忧怨乌云密布B.宫店实是求事C.钳子海市蜃

2、楼D.莴苣夜色沧茫3.根据所给意思,归纳出恰当的词语。(6分)(1)远古的时代。(2)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3)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不清楚。(4)隐隐约约,若有若无。(5)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6)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4.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3分)(1)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异、奇幻)的神话。(2)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看)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3)它们的声音不强,我的耳朵的鼓膜并不都能(倾听、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5.调整语序,写出正确的排列顺序。(3分)(1)有的像

3、羊群,来来去去。(2)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3)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4)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齐地排列着。(5)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6)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正确的语序是:6.请你为学校草坪警示牌拟两条标语,提醒同学们爱护草坪(要注意语言的得体)。(4分)二、阅读训练(40分)(一)化石吟(9分)张锋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的神话。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

4、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7、选段开头的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2分)8、画线诗句中“平凡的真理”是指什么?(2分)9、“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一句中的“密码”怎么理解呢?(3分)10、选段运用第二人称的拟人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2分)(二)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18分)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

5、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中”,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但是,想不想在酷暑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短期

6、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它所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变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

7、作物品种。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农业、水利、交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测”,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但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而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

8、蹴而就。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天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与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