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那树》,再探对话教学

教《那树》,再探对话教学

ID:35267493

大小:12.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2

教《那树》,再探对话教学 _第1页
教《那树》,再探对话教学 _第2页
教《那树》,再探对话教学 _第3页
教《那树》,再探对话教学 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那树》,再探对话教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那树》,再探对话教学今天上《那树》,作者王鼎钧,台湾散文作家。首先让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然后要求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一遍,下来就是分组读和个人读。总之,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美,在读中感受作者的忧思。接下来分组讨论,各小组至少贡献三个话题。最后和学生一起筛选各小组上报的话题,精选出下面7个问题,作为我们的对话的话题。1、连一片树叶都没掉下来。这句话在文章出现两次,一次出现在台风过后,另一次出现在城市轰轰烈烈建设之时。这样写有何用意?2、公共汽车站和幼稚园在文中也出现了两次,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颗树,更没有人知道几

2、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一层柏油下闷死。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句结尾?4、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老树的死去,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或好处?5、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与老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这里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态度?6、从全文看,作者对老树的态度是怎样的?7、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课后反思】上面的7个话题,前6个都是从学生贡献的问题中精选出来的,第七个话题是我为了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我贡献出来的。审视前6个话题,她们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课文的点关注的较多,而带有概括性和全局性的话题太少。这样的话题在讨论时往往开阔性不够,无法激

3、起学生思维的拓展,很容易的一锤定音,造成课堂冷清。2006年3月29日星期三晚自习上午课上已经将话题确立,晚自习,我就趁热打铁,和同学们一道开始围绕话题进行对话。课堂组织是这样的:和同学们一起回忆上午确立了的7个话题,学生回忆,我将其主要词语板书。分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相互点评。最后大家交流共享刚才的讨论结果。要求:可以不按顺序,7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感觉第4个话题讨论的比较充分,现回忆如下──生:我认为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老树死去是在表现人类的残忍。师:你能结合课文阐述一下你的观点吗?生:(念)这一天终于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

4、森的骨粉。师:你能说出主要词语吗?生:咬嚼碎白森森的骨粉。师:你找的很准确。你用这些词语支持了你的观点。谁还有别的看法?生:我认为作者在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其实再说,树就是我们人类自己,砍树就是再砍我们自己。师:你这个观点很新颖。你能说说,你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吗?生:(无语)师:谁能帮他阐述一下这个观点。生:(全部无语)师:那我就帮这位同学阐述一下观点。我们人类呼吸主要靠那种气体?生:(齐答)氧气。生:我知道了。师:好,那你说说。生:人类靠氧气呼吸,树和其它植物是给我们人类提供氧气的。如果我们把树都砍完了,空气中也就没有了氧气,人类就会憋死,所以说,这里的老树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5、。师:大家对她的阐述满意吗?生:满意!【课后反思】从整堂课来看,互动的气氛不是特浓厚,有时还出现冷场的情况,尤其是那种争辩的场面更没有出现。我估计,是学生一下还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所致。学生在话题的讨论中,思维不开阔,发散思维很少,当一个同学说出一个的话题的一种看法时,其他同学除了认同外,很难再出现像上面的另一种看法。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针对一篇课文,哪些问题可以变成话题?话题该如何表述?它和我们平时问题的表述有什么不同?我总感觉,上面的所谓话题和问题混淆了。这样的表述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但我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表述方式。你能发表一些看法帮帮我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