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

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

ID:35270261

大小:21.2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2

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 _第1页
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 _第2页
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 _第3页
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 _第4页
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发布高一快乐过暑假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点缀(zhuì)袅娜(niǎo)弥漫(ní)脉脉含情(mài)B.处理(chù)颤栗(zhàn)霎时(shà)蓊蓊郁郁(wěnɡ)C.混沌(dùn)落蕊(ruǐ)房檩(lǐn)揠苗助长(yà)D.曲折(qū)茎叶(jìnɡ)倩影(qiàn)纤尘不染(xiān)解析:A.弥应读

2、作mí,脉应读作mò;B.处应读作chǔ;D.茎应读作jīnɡ。答案:C2.下列各句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___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________不到十足。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________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A.幽静品尝软弱B.幽僻品尝柔弱C.幽僻赏玩柔弱D.幽静赏玩软弱解析:幽僻指幽静偏僻,用在①句中更贴切;②句用赏玩才能和前面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

3、与姿态相照应;软弱的对象常常指人,所以③句用柔弱更贴切。答案:C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B.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C.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D.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解析: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前应加叫或让字,使与前文的主语我相对应。答案:D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语序恰当的一项是()荷塘的四面,

4、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________________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①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③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④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A.②③①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②①③④解析:这段文字紧紧围绕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顺序展开,由远景到近景,由高处到低处。④句紧承前面的杨柳最多,然后按照树色树梢树缝的顺序展开。答案:B二、

5、阅读理解(4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谈谈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

6、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

7、,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