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示范带动助力脱贫攻坚

突出示范带动助力脱贫攻坚

ID:35276933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突出示范带动助力脱贫攻坚_第1页
突出示范带动助力脱贫攻坚_第2页
突出示范带动助力脱贫攻坚_第3页
资源描述:

《突出示范带动助力脱贫攻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突出示范带动助力脱贫攻坚——银海果蔬产业(核心)示范区带动脱贫增收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区始终以发展特色产业扶贫为抓手,结合设施农业发展迅猛、种植技术成熟、贫困户种植特色果蔬热情高涨等特点,通过土地流转和资金补助等方式,全面复制和推广示范区的产业模式,促进三产融合,全力打赢我区扶贫攻坚战。截止2017年6月,我区共创建16个特色种养的扶贫基地,已有500多户贫困户参与,提升了贫困对象的“造血功能”,形成了银海果蔬特色产业集群。一、基本情况2015年底,全区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0户,3680人,贫困发生率2.94%,分布在福成镇、平阳镇和银滩镇的26个行政村。其中

2、,福成镇大水江村、山梓村、大坎村和平阳镇东星村为自治区级贫困村。二、示范带动,助推脱贫(一)贫困户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一直以来,我区绝大部分的贫困户由于缺乏资金和专业技术,以传统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针对这一情况,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决定以引导贫困对象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实现脱贫增收。区、镇两级多次组织贫困户到示范区参观学习,并结合“党员大棚果蔬种植示范片区”的创建,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使贫困户对发展设施农业有了新认识、新动力。同时通过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使辖区种植能手不断涌现。据统计,通过示范区的带动,全区已有500多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年种植面积达到了20

3、00多亩。同时在大坎、大水江、山梓村等自治区级贫困村创建了多个大棚果蔬种植基地。参与的贫困户每户增收12000多元,为全区脱贫摘帽树立了典范。(二)扶贫合作社助贫困户增收,促贫困村集体经济壮大。我区贫困村参照示范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每村均组建了有贫困户参与、村干部带资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区财政按每户2000元的标准作为启动资金。合作社除给贫困户分红外,每年还为贫困户提供约20个就业岗位,有效利用了劳动力,实现贫困户如期脱贫、不返贫。例如大坎村由80户贫困户参与的民顺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北海中信国安实业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建设了新型钢架结构的农业大棚基地43亩,月收入

4、高达4万元以上,基地还提供了务工岗位40个,每人每天工资可达150元。2016年前我区只有福成镇大水江和平阳镇东星村有少许的土地租赁金,其余贫困村均为“空壳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缺少后劲和活力。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通过创建扶贫产业基地,增加了贫困户和村集体的稳定收入,实现“双赢”。预计到今年年底,每条贫困村可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超过自治区关于贫困村脱贫摘帽“十一有一低于”中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标准。2016年我区脱贫摘帽人口达564人,超额完成任务数的109.5%;福成镇大水江村如期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获得了自治区脱贫核验组的高度评价。结合示范区的提档升级,我区以发展现代

5、特色农业为己任,夯实产业基础,搭建致富平台,拓宽脱贫渠道。下一步,我区将利用示范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在产业扶贫的路上砥砺前行,进一步延长扶贫产业链,从根本上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银海区扶贫办2017年7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