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神经及感觉传导路

内脏神经及感觉传导路

ID:3527747

大小:11.1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7-11-21

内脏神经及感觉传导路_第1页
内脏神经及感觉传导路_第2页
内脏神经及感觉传导路_第3页
内脏神经及感觉传导路_第4页
内脏神经及感觉传导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脏神经及感觉传导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脏神经重医大解剖学教研室李策内脏神经:1、概念与功能:内脏神经是指控制和调节内脏器官功能活动的周围神经。它由脊神经和脑神经中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活动的神经纤维所共同构成。其功能是对内脏器官起调节作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2、内脏神经的组成:内脏感觉神经:内脏神经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神经由中枢部和周围部两部份组成,中枢部位于脑和脊髓内,周围部则存在于脑神经和脊神经内。内脏运动神经:3、内脏运动与躯体运动的区别:脊神经内脏神经分布:骨骼肌心肌、平滑肌、腺体纤维种类:一种多数器官为双重支配分布方式:一级神经元两级神经元分布

2、形式:神经干神经丛纤维种类:较粗、A纤维较细、B、C类纤维活动方式:随意运动不受意识支配内脏神经与躯体神经虽为两个部份,但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躯体刺激作用于人体,除了可引起躯体反射之外,还可引起相应的内脏反射。内脏感觉纤维:所有的内脏神经都有感觉纤维(传入纤维),其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节)和脑神经节(三叉神经半月节)内。躯体传入的特点内脏传入的特点传入途径:基本阐明,功能联系比较分散,定位不够准较为明确,定位准确准确反射特点:可引起感觉,反应灵一般剌激不引起感觉,敏、迅速、准确阈值较高时可引起感觉但反应不敏感,定位不准确刺激种类:一般刺激都可引起感

3、对牵拉、扩张、缺血、觉(针刺、切割、烧痉挛等刺激非常敏感灼)内脏传入神经:1、内脏感觉的传入(1)随Ⅶ、Ⅸ、Ⅹ传入脑干(孤束核)。(2)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后角。2、内脏痛觉的传入(1)气管杈平面与膀胱颈平面之间的内脏痛觉传入主要随交感神经走行。(2)气管杈平面以上膀胱颈平面以下随副交感神经走行。(3)浆膜壁层、肠系膜根、肝胆区与疼痛有关的内脏传入走在肋间神经或膈神经之中。内脏神经:内脏神经中枢:1.中枢部①高级中枢:各级脑(脑干内的生命中枢、间脑的体温、摄食、水平衡中枢等)。而最高级中枢在边缘叶(包括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齿状回和海马)和一些皮质区域及皮质下核,共同构

4、成边缘系统。②低级中枢:脊髓T1~L3节段灰质侧角的中间外侧核。脑干副交感核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骶副交感核脊髓S2~S4节段的中间外侧核。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形成:第一级神经元位于低级中枢(脊髓灰质侧角),第二级神经元位于交感神经节(椎旁节或椎前节)。第一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为节前纤维(白交通支),它伴躯体运动纤维一道离开脊髓,进入脊神经前根,再随脊神经前支行走,最后进入交感神经椎旁节(19~24个)颈节3个,胸节10~12个,腰部3~5个,骶部2~3个,尾部1个。在脊柱两侧串联形成交感链。内脏神经:交感神经的分布:①进入相应的交感神经椎旁节,与节内神经

5、元形成突触。②进入相应的交感交感神经椎旁节内后再上升或下行一段,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交感神经椎旁节。③穿过相应的交感神经椎旁节,终止于交感神经椎前节。④少部份纤维直接到达肾上腺髓质。胸1~胸6:相应的交感神经节和颈交感神经节。胸6~胸10:相应的交感神经节和邻近的交感神经节。胸11~腰3:相应的交感神经椎旁节和腰骶部交感神经椎旁节。交感神经分布:换元后的纤维走向:返回相应的脊神经中随之分布。襻附动脉管壁形成神经丛随之分布。直接到达所支配的器官。1、颈部:主要分布①随颈脊神经分布头、颈及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形成颈内、外动脉丛,并随之分布;③构成心丛,分布心。2、胸部:主要分布

6、:①随胸脊神经分布胸部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形成许多小支,参与心丛,肺丛和食管丛等;③构成内脏大、小神经,穿膈肌到腹腔内脏器官。交感神经的分布:3、腹部:内脏大神经(胸5~9)穿膈肌终于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节。内脏小神经(胸9~11)穿膈肌终于主动脉肾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分布肝、胰、脾、肾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4、腰部:主要分布:①随腰脊神经分布下肢皮肤、汗腺、竖毛肌和血管。②形成腰内脏神经,终于肠系膜下神经节,分布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5、盆部:主要分布:①随骶尾脊神经分布。②构成盆丛,分布盆腔器官。副交感神经:脑干副交感神经分布:①动眼神经:动眼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

7、(换元)→瞳孔括约肌、睫状肌。②面神经:上泌涎核→面神经→翼腭神经节→泪腺。上泌涎核→面神经→鼓索支→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舌下腺、下颌下腺。③舌咽神经: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耳神经节→腮腺。④迷走神经:迷走背核→壁内节→颈、胸、腹部脏器副交感神经:骶副交感神经(盆神经):由骶2~骶4副交感核发出纤维,加入骶神经前支,出骶前孔后离开骶神经,形成盆内脏神经,加入盆丛,主要分布结肠左曲以下部消化道和盆腔器官。内脏神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中枢部位T1~L3灰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