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检市区阅卷小结

三检市区阅卷小结

ID:35295837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三检市区阅卷小结_第1页
三检市区阅卷小结_第2页
三检市区阅卷小结_第3页
三检市区阅卷小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检市区阅卷小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检市区阅卷小结二、文言文阅读(18分)文言文阅卷情况1.做题情况:均分情况:第8题两题翻译均分都在2分左右,第9题均分不到2分。第一句的“语意通顺”的1分得分点改成“乃天子已行之令”的“乃”,翻译成判断词“是”;第二句的“语意通顺”的1分得分点改成“则当弹而去之”的“弹”,翻译成“弹劾”。其余按照评卷标准。2.主要错误:第8题文言句子翻译题;(1)书写错误普遍:弹劾的“劾”错写成“阂”、“核”,“骇”或者是生造出一个类似的字,赦免的“赦”错写成“郝”,“行使命令”错写成“行驶”等,在阅卷过程中容

2、易造成无谓的失分。今后在学生的形近字难写字书写上教师还要注意强调。另外还有答题写错位置、涂抹乱画的现象,今后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注意卷面的整洁。(2)文言实词的掌握还不熟练,常见实词翻译出现似是而非的现象。如第二句“其人不肖”的“肖”,本义是“相似、相像”的意思,《说文》中解释为“肖,骨肉相似也”所以“不肖”的本意是不像自己的父亲,不相像,不肖子孙也就成了不成材的子孙了。在本句中“肖”应该是“贤能、有才干、成才”的意思,但学生想当然的翻译成了“孝顺、品德高尚、有教养”。第一句的“然”应该是“这样”的意

3、思,但大部分学生翻译成了“正确”,也是句意掌握不准确造成的。(3)没有养成文言文的思维。导致在翻译时按照现代文的意思直接翻译。如第二句“上虽好之”的“虽”,“虽”这个字在文言文中通常做“即使”解,偶然也做“虽然”解。在本句中应该翻译成“即使”,但大部分学生翻译成了“虽然”,就是由于按照现代文的意思理解,没有把它放入古文的语境中思考的习惯造成的。(4)不理解句意,看不懂文章。如第一句的“赦、疏贱”应是“赦免”和“疏远、卑贱”的意思,但学生看不懂,直接照抄,没有翻译。第9题概括理解题:(5)照抄原文,

4、没有根据问题概括。如把第二段第一句照抄,缺乏概括(6)回答问题时没有主语,或者张冠李戴,造成语意表述不清(7)语言表达啰嗦,把能写的都写上(8)答反意思,可惜的原因应该是“顺从上意”,很多学生答成了“不顺从上意”,意思完全相反3.应对措施:(1)在今后一段时间的文言文复习中要回归基础,温故知新。把常见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落实到位,夯实记忆,确保复习过的知识点不失分。(2)在复习中要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把句子放在具体语境中,根据上下文关系来理解和翻译句子。(3)虽然高考不考字音字形,但在教学中还是不能过

5、于放松,要重视学生的作业书写,不要造成无谓失分。(4)概括理解题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对信息要提炼整合,不要全都写上。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1)整体平均分:1.74左右。0分850人左右,占比16%左右。阅卷具体标准:答“亭皋木叶”“原隰菊花”等名词性意象的表述不得分,但表述成“落下的木叶,泛黄的菊花”得分。修辞手法答两种及以上的不得分。存在问题:1、不仔细审题或不理解题干要求:“景象”答为“意象”,如:“体现了秋意的景象”回答为“木叶”“菊花”第一问2分就不能得了;问哪种“修辞”回答两种

6、及两种以上的很多,如:答为“比喻、夸张”第二问的1分就不能得了。因此,0分现象较多。2、对“千机云屯平野”运用的修辞手法不能正确理解,答为“夸张”、“想象”、“比拟”的很多,回答正确的不到三分之一。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审题训练,二是复习中强化修辞辨析。(2)整体平均分:1.13左右。0分2000左右,占比40%左右。阅卷具体标准:前一得分点答“豪放、豪情、雄姿英发”等均给1分,后一得分点“引出下文”、“为下文蓄势”、“埋伏笔”均给1分。存在问题:不理解,将该句理解为诗人“现在”状况,答成“借酒浇愁、

7、对往事的怀念、壮志难酬”等很多。部分同学不知道回答结构上的作用,后一得分点不得分。另:错别字太多,如“铺垫”写成“辅垫”、“惆怅”写成“愁怅”之类。应对措施:复习中注重学生诗歌基本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写字规范要求。(3)整体平均分:2.85左右。0分350左右,占比6.5%左右阅卷具体标准:按照答案要点,答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亦得分存在问题:1、单纯抄写诗句,如“强半已凋亡”,不做概括和翻译;2、要点遗漏。未按照诗句顺序进行分析归纳。应对措施:加强审题指导,训练学生分条归纳能力,此类概括

8、诗歌感情类题目,要让学生紧密结合文本加以分析,最好能按照诗歌内容条分缕析,不遗漏,不跳跃。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整体情况:市区均分4.16分左右。失分情况:一、主要失分点:1、(4)句的“曦月”的“曦”的书写,2、(5)句“乡为身死而不受”的“乡”字,3、(6)句的“枕藉”的“藉”,4、(7)(8)两句为课外名句,会的很少。建议:1、默写要抓住难字,让学生练好书写准确度。2、注意通假字的句子的背记,3、课外名句要拓展。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12、问题分特点和寓意两部分,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