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

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

ID:35296350

大小:12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3

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_第1页
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_第2页
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_第3页
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_第4页
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化学知识规律总结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规律1、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如还原性:Na>Mg>Cu>Ag,氧化性:Ag+>Cu2+>Mg2+>Na+2、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F2>Cl2>Br2>I2,还原性:F—H2SO4>H3PO4>H2CO3,氧化性:Cl2>S>P>C4、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5、当不同的氧化

2、剂作用于同于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条件越高,氧化剂氧化性越弱。例如,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MnO2+4HCl(浓)MnCl2+Cl2↑+2H2O氧化性:KMnO4>MnO26、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与不同氧化剂反应时,将还原剂变为高价态者氧化性较强。例如,2Fe+3Cl22FeCl3Fe+SFeS氧化性:Cl2>S7、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做正极。还原性:负极>正极,用惰性电极电解质溶液时,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

3、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8、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二、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1、若限定无色溶液,则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紫红色)、Cr2O(橙色)等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2、在强碱性溶液中,H+、NH、Al3+、Mg2+、Fe3+等不能大量存在。3、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CO、SO、S2—、HS—、HCO、HSO、ClO—、CH3COO—等)不能大量存在。4、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HSO、HS—等)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

4、不能大量存在。5、AlO与HCO不能大量共存:AlO+HCO+H2O=Al(OH)3↓+CO6、“NO+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7、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热就不同了)。8、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如H+与SiO,Ca2+与CO,Ag+与Cl—等),微溶物(如CaSO4,Ag2SO4,MgCO3,Ca(OH)2等),弱酸(如HF、H2CO3、CH2COOH、H2SO

5、3、HClO苯酚等),弱碱(如NH3·H2O,)水,而不能大量共存。9、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例如,MnO与Fe2+,S2—、I—、SO;ClO—与Fe2+,S2—、I—、SO;NO(H+)与Fe2+,S2—、I—;Fe3+与SO、S2—、I—等。10、因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例如:Fe3+与CO、HCO、ClO—;Al3+与AlO、CO、HCO、S2—、HS—、ClO—;AlO与Fe3+、Fe2+、Ag+、NH等。11、因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例如,Fe3+与SCN—三、常见元素或离子的结构特点1、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的

6、规律性(1)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如F—、Ne、N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2)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3)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C。(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是O。(6)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有Li、Si。(7)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8)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9)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有He、C、S。

7、(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是O。2、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归纳(1)10电子微粒a.一核10电子微粒:Ne、N3—、O2—、F—、Na+、Mg2+、Al3+;b.二核10电子微粒:HF、OH—。c.三核10电子微粒:H2O、NH。d.四核10电子微粒:NH3、H3O+。e.五核10电子微粒:CH4、NH。(2)18电子微粒a.一核18电子微粒:Ar、K+、Ca2+、Cl—、S2—b.二核18电子微粒:F2、HCl、O、HS—c.三核18电子微粒:H2Sd.四核18电子微粒:PH3、H2O2e.五核18电子微粒:CH3F、SiH4f.六核

8、18电子微粒:CH3OH、N2H4g.七核18电子微粒:CH3NH2h.八核18电子微粒:C2H6四、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1、原子半径大小比较(1)电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