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考试资料总结(根据历年考题重点编辑的内容)

文学原理考试资料总结(根据历年考题重点编辑的内容)

ID:35304906

大小:63.9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3-23

文学原理考试资料总结(根据历年考题重点编辑的内容)_第1页
文学原理考试资料总结(根据历年考题重点编辑的内容)_第2页
文学原理考试资料总结(根据历年考题重点编辑的内容)_第3页
文学原理考试资料总结(根据历年考题重点编辑的内容)_第4页
文学原理考试资料总结(根据历年考题重点编辑的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原理考试资料总结(根据历年考题重点编辑的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文学本质三个方面:一种精神现在、一个艺术门类、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第一节: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为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而存在和发展的,审美是文学把握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文学建立在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之上;所谓审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指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的感受和把握。人性与人生是文学的对象,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说“文学是人学”。文学活动中的对象化是文学审美性的表现形态。1.为什么说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性是文学的“初级本质”,它将文学与政治法律制度、社会心理等区分开来;而文

2、学更深层的本质“审美性”,则将文学与宗教、道德、哲学区别开来。因此,文学不仅是意识形态,更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2.文学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详解:论述题)从三方面说明:1——形象性;2——情感性;3——虚拟性1.形象性:文学是以一种诗意的、感性的形象来把握世界,也就是艺术形象。文学形象并不限于视觉方面,它诉诸于整个感官和心灵。举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情感性:情感性是艺术的内在标志,和形象性的结合使得艺术区别于科学等认识活动。举例:中国文学理论萌发期的“诗

3、言志”。3.虚拟性:文学作品源于现实生活,但并不是生活的照搬。4.3.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辩证统一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审美性的关系:辩证统一,意识形态是普遍性质,审美性是文学的特殊性质。表现方面:1.文学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2.文学既是形象-直觉的,又是概念-推理的3.文学既是评价的,又是认识的第二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1.艺术的划分(1)以艺术形象的感知为标准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想象艺术(2)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3)以艺术形象的展示方式为标准:静态艺术、动态艺术(4)以

4、创作主体与生活的关系为标准: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5)以艺术的社会功能为标准:实用艺术和美的艺术(6)以艺术构建形象的手段和使用材料为标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1.语言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点2.语言艺术的特点:形象的间接性;表现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长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1.形象的间接性: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形象不能直接作用域欣赏着的感官,不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到。第二是指形象的模糊性与多义性。2.表现社会生活不受时空限制:语言是心灵的直接现实;跟其他形式的艺术相比较而言,如绘画、雕塑等。3.长于表现

5、人的内心世界:语言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4.语言为什么能表现生活,塑造形象从两个方面讨论:第一,语言能否表现生活——语言是对生活的凝集雨反映。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语言;第二,语言能否正确的表现生活——人就是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引申问题:虚拟生活是语言本身创造的吗?答案——no因为:第一,虚构的生活本身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二,虚构的生活虽然只在语言中存在离开了虚构它的语言,自身也就不存在了,但它仍是语言表现的对象而不是语言本身;第三,正如前面所指,构成语言的各种因素本身是由生活决定的,并且要随着生活的发展而变化。5

6、.语言如何表现生活,构建生活三个方面——1.语言的普遍一般性与形象的具体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2.语言的线性排列与形象空间延展之间的矛盾与解决3.语言的透明性与形象的不透明性之间的矛盾与解决第四节:文学的社会作用1.四大功能——审美愉悦功能、认识功能、思想启迪功能第一章文学形象及其审美形态第一节:文学形象在文学活动中的位置1.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位置,如何理解?三个方面:1.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文学活动首先是一种审美活动,而从审美的角度看,文学形象是文学活动的中心。作家创作作品实际上就是创造文学形象;读者接受文学作品

7、,实际上也是在接受文学形象。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都是通过文学形象才能表现的。2.文学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与核心:3.在文学中,形象是比语言更重要的因素:语言是塑造形象的,形象是文学作品中语言作用的目的。2.文学形象是用语言形式化了的生活?1.生活的形式化过程:从生活到形象并不是一个提炼的过程,而是一个转换的过程。作者主观上把握生活,再用感性的形式把这种把握到的生活表现出来,就成为文学形象。2.形式化的主要过程:主观化、简化、情感化、变形、定型、物化1.主观化:客观生活不可能直接成为文学形象的材料,作家必须先从观念上把握生活

8、,把客观生活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意识之后,才能开始创造文学形象。主观化可以从三方面理解:其一,主观化是对客观生活的意识;其二,主观化意味着对生活进行抽象;其三,主观化意味着对生活的语言化。如果说,从生活到形象是一个质的变化,那么,主观化便是质变的关键。客观生活只有经过主观化后,才能进入文学现象,否则,它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