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2008-2009年小麦播期播量试验总结

洛南县2008-2009年小麦播期播量试验总结

ID:35306497

大小:4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洛南县2008-2009年小麦播期播量试验总结_第1页
洛南县2008-2009年小麦播期播量试验总结_第2页
洛南县2008-2009年小麦播期播量试验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洛南县2008-2009年小麦播期播量试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洛南县2008-2009年度小麦播期与种植密度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通过在N、P、K化肥配施水平基础上,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等的影响,了解各处理对小麦冬前旺长和春季冻害等方面效应,探索在N、P、K配施的基础上最佳播期和最佳种植密度,完善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二、试验基本情况1、试验材料:小麦品种为商麦9722,肥料为磷酸二铵(64%)、尿素(46%)、氯化钾(40%)。2、试验地点:试验设在洛南县景村镇景村街村五组。试验地为旱坪地,壤土,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地力均匀,前茬为春玉米间作大豆

2、。3、试验承试单位:洛南县农技中心站、洛南县景村镇农技站。三、试验设计与方法1、试验处理该试验采用两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共设6个处理,三次重复。播期上限:1日/10月,下限25日/10月;密度上限:18万/亩,下限8万/亩。试验处理设计表处理编号因素1编码播期(日/月)因素2编码密度(万/亩)1-11/10-182125/10-183-11/101184-0.131511/10-0131512.35125/100.394514.9860.394518/1011832、试验小区试验小区长10尺,宽

3、6尺,小区净面积60平方尺(0.01亩),设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四、主要栽培管理措施1、施肥按当地常规施肥,即亩施纯氮6kg,纯磷5kg,纯钾2kg。2、小麦三叶期查苗定苗,人工控制各处理密度。3、2009年3月9日中耕除草一次。4、2009年6月20日进行产量考察。收获时,小区单打单收;小麦完全晒干后,称定各小区实产,并测定千粒重。五、试验结果与分析1、播期对小麦分蘖及亩穗数的影响。10月1日的两个处理的分蘖及亩穗数较多,10月25日的两个处理最少,其余处理居中,可见播期对分蘖及亩穗数有较大影响。

4、播期过晚,冬前分蘖较少,亩穗数较低。2、密度对穗粒数的影响。处理1(1/10--8万)的穗粒数最多,处理3(1/10--18万)的穗粒数最少,其余居中,可见密度对穗粒数有较大影响。密度过大,穗粒数较少。3、播期与产量。播期过晚的10月25日两个处理,产量均较低,分别为225kg和260kg;播期过早的10月1日两个处理,产量居中,分别为270kg和278kg;以10月11日、10月18日两个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为318kg和305kg。可见播期对产量有较大影响。播期过早或过晚,产量均较低。4、密度与产量

5、。处理4(11/10--12.3万)产量最高,处理2(25/10--8万)的产量最低;处理6(18/10--18万)、处理1(1/10--8万)、处理3(1/10--18万)、处理5(25/10--14.98万)的产量依次居中。可见密度对产量无绝对影响,主要是受播期的影响。5、抗逆性的比较3①草害。处理3(1/10--18万)、处理6(18/10--18万)较轻,其余各处理中度程度发生。可见密度较小,草害较重。②病害。处理1(1/10--8万)、处理2(25/10--8万)的感病普遍率、严重度均较轻,其

6、余各处理表现均相对较重。可见密度较大,感病程度较重。六、试验结论1、播期对亩穗数影响较大。播种过晚,亩穗数相对较低。2、密度对穗粒数、病害影响较大。密度过大,穗粒数相对较少,病害发生程度较重。3、我县小麦播种不宜过晚(10月20日后),适宜播期为10月10日—10月15日。4、我县小麦播种宜稀不宜密,适宜密度为12万左右。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