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泰斗总结的废塑料见鉴别知识

行业泰斗总结的废塑料见鉴别知识

ID:35310275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行业泰斗总结的废塑料见鉴别知识_第1页
行业泰斗总结的废塑料见鉴别知识_第2页
行业泰斗总结的废塑料见鉴别知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行业泰斗总结的废塑料见鉴别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回收二手机械设备公司求购废金属、废电子、废塑胶等废品废料。 (1)、废金属类:【磷、红铜、紫铜、白铜、青铜、黄铜、漆包线铜、铝(屑)、不锈钢、锌合金(渣)、锡条、锡膏、铅等废品】 (2)、贵金属类:【废镍、废镍片、印花镍、钛、铬、铑、钼、钨丝、钨钢、单晶硅片、多晶硅片、镀银、金水、银靶等废品 】 (3)、废塑料类:【亚克力、硅胶、尼龙、吸塑、光盘料、库存滞料、料头、纯塑料、ABS、PE、PC、PVC、PS、475、PU、AS等】 (5)、废电子类:【电子脚、电脑、手机线路板、锡渣、锡灰、锡膏、废菲林、废电缆、电容、IC、二极管、三极管等废品】 (6) 、整厂收

2、购、机械设备(电子设备、木工设备、塑胶设备、发电机阻) (7)电子类:AC、二、三极管、电容电阻、变压器、线圈等等。 (8)电器类:VCD 、DVD、收录机、MP3/MP4、空调、彩电、电梯等一切家电电器。废塑料的几种鉴别法LDPE(中文名:低密度高压聚乙烯): 感官鉴别:手感柔软:白色透明,但透明度一般,常有胶带 及印刷字。(注:胶带和印刷字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要控制其含量,因这些会影响在市场上的价格)     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 EVA(中文名:聚乙—乙酸乙脂): 感官鉴别:表面柔软;伸拉韧性强于LDP

3、E,手感发粘(但表面无胶);白色透明,透明度高,感观和手感与PVC膜很相似应注意区分。     燃烧鉴别:燃烧时与LDPE相同有石蜡的气味略带酸味;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熔融滴落,易拉丝。     注:本品为PE种类中的一种,价格同与LDPE,可用于再生造粒,质量要求与PE相同。     PP(聚丙): 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与LDPE相比透明度较高,揉搓时有声响。     燃烧鉴别:燃烧时火焰上黄下蓝,气味似石油,熔融滴落,燃烧时无黑烟。    PET膜(聚脂) 感官鉴别:本品为白色透明,手感较硬,揉搓时有声响。外观似PP。     燃烧鉴别:燃烧

4、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后材料表面黑色炭化,手指揉搓燃烧后的黑色炭化物,碳化物呈粉末状。    PVC膜(聚氯乙烯) 感官鉴别:外观极似EVA但有弹性。     燃烧鉴别:燃烧时冒黑烟,离火即灭,燃烧表面呈黑色,无熔融滴落现象。    尼龙共聚料(LDPE+尼龙): 感官鉴别:本品感观与LDPE极为相似。     燃烧鉴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燃烧时无烟,有石蜡的气味,熔融滴落,易拉丝但与LDPE不同的是然烧时有毛发燃烧的气味,燃烧后呈淡黄色。     注意:尼龙共聚料中不可用于再生造粒,要与LDPE严格区分还要严格控制在大件中的含量。    PE+PP共

5、聚料 感官鉴别:本品与LDPE相比较,透明度远远高于LDPE,手感与LDPE无差异,撕裂试验极象PP膜,才质为透明纯白色。     燃烧鉴别:本品燃烧时火焰为全黄色,熔融滴落,无黑烟,气味似石油。     PP+PET共聚料 感官鉴别:外观似PP,透明度极高,揉搓时声响大于PP。     燃烧鉴别:燃烧时有黑烟,火焰有跳火现象,燃烧表面呈 黑色炭化。     PE+PET复合膜 感官鉴别:材料表面一面光滑一面不光滑,白色透明。     燃烧鉴别:燃烧时似PET,无熔融滴落现象,燃烧表面黑色炭化,有黑烟,有跳火现象,带有PE的石蜡气味。 常用塑料的识别法    

6、   1、密度法:考查各种塑料的密度,以液体为介质,检验其塑料在液体介质中的沉浮,以粗略辨别塑料的大类,如一块塑料放在水中,浮在水面可断定,原料不是PVC(因PVC的密度>1)。        2、燃烧法:主要考查火焰的颜色和燃烧时发出的气味和烟雾,一般来讲,聚烯烃类的原料燃烧火焰多是蓝色或淡蓝色,气味比较温和及淡、烟雾呈白色,而多数带苯或氯的原料燃烧后容易冒黑烟,气味浓烈。另外,如PE、PP有滴燃现象,而PVC等则无滴燃,但有自熄现象。        3、光学法:主要考查原料的透明性,一般常用透明原料为:PS、PC、PMMA、AS;半透明原料为:PE、无规共

7、聚PP、均聚PP、软质PVC、透明ABS等,其它的原料基本上不透明。       4、色辨法:一般来讲,不加助剂的原料,如果本身含有双键,则颜色会显略黄,如ABS,因有丁二烯共聚,聚合后聚合物中仍含有双键,因此会显略黄。        其它的多数辨别方法就要借助各种仪器,如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差热扫描、热分析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