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人读书会164期——《黑洞》总结

隐形人读书会164期——《黑洞》总结

ID:35312538

大小:36.6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隐形人读书会164期——《黑洞》总结_第1页
隐形人读书会164期——《黑洞》总结_第2页
隐形人读书会164期——《黑洞》总结_第3页
隐形人读书会164期——《黑洞》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隐形人读书会164期——《黑洞》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本期读书会内容主要基于这两个关于黑洞的纪录片:探索频道——宇宙有道理:黑洞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xNzc0NjI4.htmlBBC-视野系列之超大质量黑洞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zMjYyNDA=.html1、星空璀璨,自古以来引无数诗人学者赞叹不已,今日物理学要把星空拉回人间,甚至要深入星空之外那看不见的深渊中去。如此并没有破坏宇宙之美,反而揭示出宇宙更雄浑精巧的创造。自二十世纪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以来,物理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宇宙学领域二者的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于宇宙

2、创生和演化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已成为我们理解宇宙的标准模型。而“黑洞”是现代宇宙学预言的最怪异的创造之一。它有巨大的引力,光线都不能逃脱,因此是“黑”的,但黑洞也会“蒸发”。它是巨大恒星生命终结后的产物,也许也是孕育新星系的种子。黑洞是隐形的,但它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甚至就在我们的银河系中。黑洞吞噬一切,白洞吐出一切,或许还有虫洞将二者相连。黑洞是理解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的关键之一,它本身就是宇宙的一个缩影。霍金、彭罗斯等物理学家在《时间简史》《宇宙的最初三分钟》《时空本性》等一系列半科普类著作中给我们展示了神秘而奇妙的宇宙,包括黑洞,各种媒体上也有《宇宙大爆炸》《宇宙有道理》

3、等面向大众的介绍。本期读书会试图更简化的为大家介绍黑洞怪异性质背后的原理,而不用到让人望而却步的数学。2、如何理解黑洞是个什么东西,能否从常识角度来理解?我们知道,往天上扔个苹果,苹果会掉下来,砸到牛顿,从而发现万有引力。但是如果扔的太猛,苹果就能像月亮或者人造卫星一样,绕着地球飞,要达到这个目的,苹果扔出去时所需要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如果扔得再快些,苹果甚至能够脱离地球的控制,这时的速度成为第二宇宙速度。以此类推,要跑出太阳系需要达到第三宇宙速度。以上可以看出,质量越大的天体,对周围的物体引力越大,物体逃离需要的速度越大。假如有一个天体,其引力使得物体需要光速才能逃离

4、,由于光速是宇宙的极限速度,所以可以说没有任何物体能够从该天体周围逃离,这样的天体就称为黑洞。3、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角度可以形象理解黑洞,但这样只能解释有质量的物体会掉进黑洞,而光是没有质量的,也会被黑洞吞掉,这就需要祭出爱因斯坦的看家本领相对论了。广义相对论认为,有质量的物体会使周围的时空扭曲,这种扭曲的表现形式就是引力。就像在一张软垫子上放个铅球,垫子会被压得陷下去一点,铅球就是天体,垫子就是时空。光线在时空中传播的时候,总是走直线,但是时空本身是弯曲的,所以看起来光线被弯曲了。原则上一切物体,太阳地球,包括我们自己,都会使周围的时空扭曲,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扭曲量太小,

5、所以我们不能借此证明第六感。但是黑洞使其周围时空弯曲得如此厉害,以至于形成一个闭合的圈,光沿着这个圈走,认为自己在走直线,实际上是在环绕黑洞。就像在地球上一直向东最后会环绕地球一圈回到原点一样。4、在《时间简史》中,身残志坚的物理学家霍金用“光锥”来描述时空扭曲现象。任何事件——比如太阳爆炸——都可看作四维时空中的一个点,即表示某时某地发生某事。以时间为纵轴,空间为横轴,则事件与时空中其它可能发生联系的时空可用四维的“过去光锥”和“未来光锥”来表示。整个光锥形似沙漏,过去光锥表示可以影响到太阳爆炸的时空范围,而未来光锥表示太阳爆炸可能影响到的时空范围,光锥之外的时空与太阳爆

6、炸没有任何联系。光锥的边缘,由极限速度光速来区分。比如,太阳爆炸一瞬间,地球处于与太阳同时但不同空间位置,所以处于光锥之外,所以不能得知太阳爆炸的消息,光需要8分钟才能传到地球,所以8分钟后地球才进入太阳的未来光锥中,看到太阳爆炸所发出的光。对正常的时空结构来说,光锥就是标准的锥形,但黑洞可以使时空扭曲,使光锥变成一个圆筒。边界以外光线可脱离,其边界上,光线即不能远离也不会靠近,只能绕着黑洞跑,其内部的物体则不能脱离。5、解释了黑洞是什么,接下来的问题是黑洞是如何形成的?近代物理的发展发现,宇宙中所有的力其实只有四种: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其中引力和电磁力在日常生活中都

7、很常见,后两种主要在原子核内起作用,强力是原子核内把质子和中子们粘在一起的力,弱力是原子核衰变时起作用的一种力(日本福岛核电站的辐射就是弱力在搞鬼)。这四种力中,引力最弱,在微观世界里引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引力会随着质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宏观物体大部分都不带电,电磁力往往相互抵消,强力弱力在宏观世界也不起作用,所以引力反而成了主宰星体运行的关键因素。经过计算,如果地球被压缩到只有一个高尔夫球大小,质量不变的话,就会形成一个黑洞。为什么地球不变成黑洞?因为地球的引力还不够强大,有原子与原子间的电磁力在抵抗,两边平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