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ID:35317481

大小:8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3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_第1页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_第2页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_第3页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_第4页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高级中学孙丹215500TEL:13862337256QQ:355337256引言: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现代教学的一些成功经验,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顾泠沅的“青浦经验”等都体现着数学交流的思想意识。数学交流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及情感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展开对数学知识的讨论、理解、整理和表达。主题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数学交流新《大纲》提出“能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

2、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第一次将数学交流内容写进教学大纲,也说明数学交流已作为学习数学的一项课程目标。在新教材中,强调师生间的互动、沟通也随处可见,如在知识领域中明确提出“掌握有关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进行交流。”作为发展性领域中的目标之一的解决问题,也提出“数学交流”要求,比如“学会与他人合作,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新教材中,也处处体现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求,如学生的实习作业,要分组去调查和研究,然后分析探讨,形成共识,这需要与他人的交流与

3、合作。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1)创设交流情景,使学生想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营造疑难情景,使学生产生困惑,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通过师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如在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学生能够类比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研究方法,得到求曲线的方程,首先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怎样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鼓励学生独立研究。教师从中选取几个典型请学生板演,然后全体同学交流探讨,得

4、出最恰当的抛物线标准方程。(2)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使学生会交流。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必须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及较强的理解能力。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使学生会交流。提问是交流的一个重要形式,学生的回答有时表达不够清楚或不够准确,此时要展开交流,教师加以引导与纠正。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时,“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如何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呢?即文字语言如何转化成符号语言,这需要对文字语言充分的理解,既要抓住问题的实质,还要注意细节的表述。学生可

5、能一次说不全面,这就需要交流,在交流中知不足,然后改进。 (3)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交流。数学交流就是要开展对数学知识的讨论、理解、整理和表述。课堂教学中要合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用分组的形式,促使学生进行愉快地相互交流与合作。5例如:研究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由小组代表阐述组内的研究成果,供全班同学探讨研究。这里面有三个交流层次,一是组内成员的交流,二是组间的交流,三是师生的交流。学生自己交流探讨出来的成果,自然比较容易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分组交流还应注意分组的学生合理搭配,让学生人人参

6、与者,个个成为学习的主角。通过小组间的合理竞争,争相发表各自的见解,取长补短。教师要调控课堂讨论的进程,适当时加入小组讨论,使学生体验探索的艰辛与挫折,感受成功的喜悦。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却更千百倍的重要。”这就表明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交流的中心。(4)强化交流习惯的形成,使学生常交流。课堂教学中的交流,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尊重学生,和谐、平等的心理氛围,采用提问式、启发式的交流,学生的板演活动等,学生自然愿意和教师

7、进行探索交流,甚至延伸到课余的交流。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做如下的启发式提问。师:如何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生:通过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来判断位置关系。师:在解析几何中如何来反映呢?生:联立方程组,通过方程组解的情况来判断位置关系。师:这是一个极好的构思,从形转化为数的手段,当然可以解决问题,那么能否采取其它的办法呢?生: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位置关系。师:这是一个具有创意的设想,这是平面几何中的相关知识运用于解析几何中,试问如何去实施呢?生: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之间的大小,利用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就可以来确定。通过

8、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交流,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教师还应多采取鼓励性评价。恰当的评价,有利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