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芗城区

漳州市芗城区

ID:35318926

大小:8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23

漳州市芗城区_第1页
漳州市芗城区_第2页
漳州市芗城区_第3页
漳州市芗城区_第4页
漳州市芗城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漳州市芗城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漳州市芗城区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芗城区人民政府二○○九年三月1目录一、地质灾害分布情况1(一)2008年地质灾害概况1(二)2009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1二、地质灾害威胁对象、范围2三、重点防范期3四、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3(一)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I级)4(二)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II级)4(三)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III级)4(四)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IV级)5五、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5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5(一)组织管理5(二)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8(三)加强汛期地质灾

2、害巡查8(四)灾情预报9(五)监测与处置9(六)抢险救灾10(七)完善地质灾害报告制度10(八)《防治方案》的实施12附表1:芗城区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一览表1为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处置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预案的通知》,结合芗城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下称《防治方案》)。一、地质灾害分布情况(一)2008年地质灾害概况2008年的台风暴雨对芗城区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小,根据2008年12月份地质灾害点复查结果,芗城区有可能产生变形迹象的地质灾害点为芝山镇

3、丰笙实业有限公司(猫仔山)、丹霞大厦及瑞京市场等潜在不稳定斜坡。(二)2009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1、2009年降雨趋势分析据漳州市气象台提供的“漳州市2009年气候趋势展望”,预计2009年全年降雨量略偏多,各季降雨量:冬季正常偏多,春季偏少,雨季正常,台风季略偏多。影响我市的台风或热带风暴个数略偏多,约5~7个,综合影响程度重于2008年。各季节展望如下:(1)冬季(1~2月):预计冬季平均气温略高。具体预测如下:1月偏高、2月正常略低;季内极端最低气温接近常年;预计我市西部、北部高海拔山区可达-2~0℃

4、,局部低于-2℃;西部北部其余地区可达-1~1℃,中南部地区可达2~5℃;冬季降水正常略多,月份分布为:1月正常~略多,2月基本正常。(2)春季(3~4月):预计春季平均气温略高。月份分布大致为:3月略高、4月偏高。全市除海拔500m以上山区外,无“倒春寒”。春季总降水量偏少。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略少,4月偏少。1(3)雨季(5~6月):预计雨季开始于5月上旬初开始(正常),于6月下旬中后期结束(偏迟)。雨季期间降水正常,降水相对集中时段大致出现在5月下旬后期至下旬初(5月18~22日)和6月中旬中后期(6

5、月16~20日)。月份分布大致是:5月略多、6月略少。无“五月寒”天气。(4)台风季(7~9月):预计7~9月总降水量大部分地区略偏多,月份分布大致是:7月偏少,8月略多,9月偏少。夏季后期到初秋可能出现干旱。预计2009年登陆或影响我市的台风或热带风暴个数正常略多,约5~7个。其中7月以前1个、7月1~2个、8月1~2个、9月1个、9月以后1个。主要灾害性气候:夏季将有1~2个强度较强的台风严重影响我市或登陆我市,灾害程度重于2008年。2、2009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做好地质灾害活动预测,是为了更好地防灾

6、减灾,使那些因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芗城区的年均降雨量分布特点,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工程活动情况等综合分析,芗城区的地质灾害活动地段为:金峰经济开发区厂房目前存在隐患的高陡边坡、瑞京市场~市第二技工学校这一带北侧的高陡边坡、浦南镇、石亭镇、天宝镇等地的居民建房和工业用地形成的高陡边坡等。二、地质灾害威胁对象、范围根据2008年地质灾害复查,我区5个地质灾害点,已有2处地质灾害点的隐患已解除、并经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组确定解除该2处地灾点;尚有3处

7、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还未得到治理。因此,2009年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应放在这3个尚未治理的地质灾害点上(把漳州市丹霞大厦纳入治理对象1),以及浦南镇、石亭镇、天宝镇这一带居民建房和工业用地形成的高陡边坡。各镇(街道)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认真调查、综合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本辖区地质灾害危险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需重点防范的地区,必须挂牌督办,限期整治到位。三、重点防范期突发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多是强降雨引发的,我区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与降雨关系极为密切,主要的地质灾害活动时段在5~9月间,与汛期大致相当。根

8、据我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资料分析:当日降雨量大于50mm时,一些不稳定屋后斜坡就会出现变形迹象;当过程雨量达到100mm时,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崩塌)开始产生;当过程雨量达到200mm时,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崩塌)普遍发生。我们可将这种诱发地质灾害的降雨量视为我区地质灾害的警戒线,加强监测和预警。同时,我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比较明显的滞后效应,雨后(尤其是持续性的降雨后)1~5天内仍然是地质灾害的活动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