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鏊同志传略

王绍鏊同志传略

ID:35319490

大小:9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3-23

王绍鏊同志传略_第1页
王绍鏊同志传略_第2页
王绍鏊同志传略_第3页
王绍鏊同志传略_第4页
王绍鏊同志传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绍鏊同志传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绍鏊同志传略林芷茵(一)1888年1月9日(清光绪十三年农历十二月八日),王绍鏊诞生在江苏吴江县同里镇一个已经中落的书香之家。同里是一个古老秀丽的小镇。它四面环水,地处泽国之中,是江南有名的水上小镇。远在唐朝即以物产富庶和舟楫之利名闻天下。宋元以降,这里出了许多名臣文人,聚居众多的书香世家,其中以明清为尤。至今同里还保存有不少构筑精巧的明代建筑,如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而退思园更以它的玲珑精致而远近闻名。同里王姓就是这个古老小镇上有渊源声望的一个大族。相传他们是明代辅国大臣王鏊的后代。王鏊,字济元,苏州吴县人。明成化进士,弘治

2、时充讲官,时内珰涉政。王鏊常直言谏说,一次阉臣引帝游西苑,几沉犬马酒色中,鏊闻后以文王不盘于游田的故事规劝,情真意切,弘治不由为之动容。正德初,与大臣韩文、刘健等入疏请诛内臣“八党”,颇获众望,旋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后刘瑾擅权,构陷忠良,流祸缙绅,鏊在帝前仗义执言,倾力相救忠贞之士。但刘瑾权势炙炽,鏊在阁中影单力孤,遂乞罢归里,杜门读书著述十四年。嘉靖三年复出,未几病逝。王鏊为人刚正不阿,才学超群,深得后人称誉。死后谥文恪,葬苏州西郊七子山上。他的后裔有一支迁居吴江同里镇,这就是王绍鏊的一族。到王绍鏊出生时,王家已经中落。长辈

3、给他取名绍鏊,意即望他继承先祖文恪公的意思。每年清明,同里的王姓族人,总要结队乘船去七子山扫墓祭祖。王鏊墓寝规模颇大,四周松柏围绕,墓道旁立有石人石马及华表柱。王绍鏊幼年时,常随长辈们去七子山祭祖。那隆重肃穆的仪式,令人肃然起敬的颂祖祭文,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模糊地感到,做人应该象长眠地下的祖先一样,做一个刚直有为的人。王绍鏊的曾祖和祖父都曾当过地方小官,而他的父亲却一直不仕,在镇上当了名中医。那时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但他热心为乡亲治病,也颇有人缘。不幸在绍鏊四岁时,便早逝了,遗了绍鏊兄妹二人。因此王绍鏊对父亲几

4、乎没有印象。在他懂事的时候,接触的只是治家严格、办事几近刻板的祖父和慈祥温顺的母亲。祖父对失怙的孙子并不特别宠爱,他只希望孙子苦读经书,早成举子业,可以光宗耀祖。因此在王绍鏊幼小的时候便启蒙开馆,逼他读诘屈聱牙的四书五经。这对年幼体弱、经常生病的王绍鏊来说,自然是一件乏味枯燥的事,幸亏他有一位慈祥开明的母亲。王绍鏊的母亲也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治家有方。年轻守寡以后,她便把自己全部精力和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培养他从小立大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她喜欢阅读历史故事,如苏武使匈奴、薛仁贵东征、杨家将、岳飞抗金、文天祥等,凡历史上爱国志士,民族

5、英豪可歌可泣的故事,她都能背诵出来。她经常给儿子讲这些故事,讲到感人之处,往往垂泪而述。有些故事反复讲述,在儿子的心扉上印下了深深的印痕。王绍鏊在以后常对人说,我母亲是我第一个真正的老师,他特别忘不了母亲讲的范文正公的故事,从那时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成了他反复吟诵的座右铭,并且一生矢志不移地照此去做。其时,中国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在西方殖民者的大炮和资本的冲击下,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一批有识之士纷纷起来鼓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各地学会兴起,鼓吹变法图强,康有为“公车上书”,戊戌变

6、法维新,一系列的风云变化,使中国的政治空气空前活跃。这阵风也吹进了江南水乡同里镇。人们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纷纷议论,这些新鲜的东西吸引了年幼的王绍鏊。他对祖父逼他死记硬背的“天地玄黄”,“关关雎鸠”之类毫无兴趣,却津津有趣地读起了康梁的时论文章。十二岁时竟以初生牛犊架势,写了篇《变法论》,引经据典,提出了“世无百年不变之法”的观点。这自然引起了长辈们的震惊和害怕,祖父连忙召他去,禁止他再接触那些“异端邪说”。可是,新的思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势不可挡。1902年,同里镇上有影响的进步知识分子金松岑先生在家乡创办了新学——同川学堂,吸

7、引了附近有志者纷纷前来求学。黎里镇的柳亚子也慕名而来。王绍鏊也偷偷报名入学。不久祖父闻知,大为震怒,迫令他退学。王绍鏊自然不敢反抗,只得恋恋不舍地回家继续背读经书。十七岁时王绍鏊进了县学,取得了秀才的称号,祖父这才宽容地对他说,“你已经清偿我的书本债了,以后你可以自由求学”。第二年,祖父去世,他就象一只挣脱了束缚的小鸟,终于可以在广袤的天空中振翅自由翱翔了。当时在一些有志青年中间,流行着“科学救国”的幻想,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是科学不发达,要摆脱贫困落后,处处挨打的局面,只要象西方国家一样,办工厂,开矿藏,造出众多的机器枪炮就行

8、。王绍鏊也不例外,他在同川学堂时,曾接触了数理化等知识,这些前所未闻在的新鲜学问,使他大开眼界,并激起他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祖父去世后他又重新捧起这些书籍。不久,金松岑、薛公侠两先生在吴江又创办了理化研究会,专门传授西方科学知识。王绍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