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长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ID:35329755

大小:82.86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23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丰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试题试卷一、选择题《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央视推出的又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回答下题。1.《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人们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由此可见()A.人们在重温中华古诗词中涵养着心灵B.不同的知识素养决定着人的行为选择C.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促进了人的发展D.人们总是自发地接受着古诗词的熏陶2

2、.入选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亦有“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髄,透过诗词之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①“豪边”与“飘逸”总是无法包容②“陌生”中往往隐含着“熟悉”的韵律③“经典”与“流行”两者同出一辙④“古典”之美在“现代”文化中流淌着。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1.A2.C【解析】1.选项B说法错误,不同的知识素养彫响着人的行为选择而不是决定;选项C说法错误,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可能促进了人的发展,

3、有可能阻碍人的发展;选项D说法错误,人们总是自觉地接受着古诗词的熏陶而不是自发;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定位】文化的作用【名师点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屮,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1.①说法错误,“豪边”与“飘逸”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因此“总是无法包容”表述错误;在“熟悉的

4、陌生题”中重温经典,因为“陌生”中往往隐含着“熟悉”的韵律,故题肢②正确;题肢③说法错误,“经典”与“流行”是有区别的;“透过诗词之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故题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点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吋代精神(精髄),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2)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

5、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

6、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文学的力量强大到,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世界另外一端人们的想法。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弭成见和误解”。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读应该是①文学能反映一国的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②文学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桥梁③文学可以代替实践成为文化产生的源泉④文学交流有利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趋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文学能够了解世界另外一端

7、人们的想法表明文学文学能反映一国的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弭成见和误解”,表明文学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桥梁,①②正确且适合题意;文化产生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③说法错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不能消除,④说法错误,错在“趋同”,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为响应总书记“应将我国古代古典诗词和散文嵌文在学生脑子里,成为屮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倡导,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在授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

8、稳定性②应正确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④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在授课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内涵能够因时而变,通过授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故①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优秀传统文化是精华,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