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

ID:35330517

大小:64.4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3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_第1页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_第2页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_第3页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_第4页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柏拉图政治思想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柏拉图政治思想主要内容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Z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屮,以站在城屮高处能将全国尽收眼底,国人彼此而识为度。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依靠H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捉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中,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貝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Z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

2、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冇奢华的物品。理想国述很重视教冇,因为国民素质与品德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好坏。柏拉图甚至设想在建国Z初就把所有1()岁以上的人遣送岀国,因为他们已受到旧文化的熏染,难以改变。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开始就要接受音乐、体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教冇内容耍经严格选择,荷马、赫西俄徳的史诗以及悲剧诗人们的作品,一律不准传入国境,因为它们会毒害青年的心灵。柏拉图口称这是“第一等好”的理想国,其他的政体都是这一理想政体的蜕变。理想政体由于婚配的不善引起三个

3、等级的混杂,导致争斗,军人政体随Z兴起。军人政体屮少数握有权势者聚敛财富,形成寡头政体。贫富孑盾的尖锐化导致民众的革命,产生民主政体。民主政体发展到极端时又会被僭主政体所取代。《政治家篇》约作于柏拉图后两次去叙拉古之间(公元前367〜前361),这是他在叙拉占的政治实践受到挫折,思想发生变化的时期。《政治家篇》主旨是讨论真政治家及政治的定义。柏拉图在这篇对话屮提岀了政治中道、混合的概念;首次明确论述了法律的作用并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他认为,真政治家(哲学王)无需用法律统治,但现实屮真政治家极为罕见,即使有真政治家,法律也还有

4、一定的作用。因为政治不仅是一种艺术,亦是一门科学。法律对于政治家,犹如教练和医生的训练方案和处方一样,法律虽然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屮却是必要的。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S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冇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在十二卷的《法律篇》中,设计了他的“第二等好''的城邦,包括地理环境、疆域大小、人口规模与来源、国家经济生活、阶级结构、政治制度、法律等细则。由于指导思想

5、的变化,第二等好的城邦与《理想国》屮的正义z邦相比,在具体措施上冇很大区别。主耍冇:政治制度由哲学王执政的贤人政体转为混合政体,以防止个人专权。《理想国》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公餐、公育制,《法律篇》则恢复了私有财产和家庭。《理想国》屮划分公民等级是依照具先天禀赋的优劣,而《法律篇》则是按照后天财产的多寡。2.1.理念与理想国的思想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上必然要讨论的问题,同吋也是政治学无法回避的问题。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了并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美德”、什么是真正的“正义”等问题。他认为,人们所

6、见到的具体事物,所见到的所谓的“善”、“美德”、“正义”等都是不完全的、不真实的。只有“善”的理念、“美德”的理念、“正义”的理念才是完全的、真实的、永恒的。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提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们通过感官所认识的具体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不完善的、暂吋的、不真实的。“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具体事物的原型、本源。而日常人们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实际上不过是理念的复制品。例如,H常人们所见到的床,实际上不过是木匠按照床的理念制作出來的,只是“床”的

7、复制品,是“床”的影子,是不定型的,是变化多端的。至于画家们所绘的、床,则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更不真实的东西。真实存在的只是“床”的理念,它是生活中存在着的五花八门、变化多端的床的本源,它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与生俱来,是永恒的、普遍的。理念虽然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但大多数人由于受世俗生活的缠绕,庸庸碌碌,心灵的窗户被遮掩着,对理念世界不能认识。只有超凡脱俗,看破红尘,摆脱情感的干预,静思默想,才能冋忆起自己先天灵魂屮固有的“理念”,才能把握所谓的真谛。他认为,一切所谓真正深刻的认识都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由此他提出了一个箸名的

8、命题——“知识就是回忆”,认识事物就是要把握事物的理念。柏拉图认为,要认识国家、理解国家、把握国家,就是要达到对国家的“理念”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什么是国家的理念呢?他认为,所谓国家的理念就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而所谓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就是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