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思考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思考

ID:35332594

大小:56.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思考_第1页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思考_第2页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思考高三历史组杨丹通过対新课程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困难很多,阻力很大,压力很重,这是推进高中新课程所面临的现状。不述面对高中新课程,更多的感受到是--种责任,更是--种使命,既然选择了它,就应义无返顾,勇往直前。新课程、新教材需要新转变,尤其是需要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转变。高中历史新课标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与原來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新课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以新课标为灵魂而编写

2、的高屮历史新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彖版四个版本,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虽都是围绕历史新课标进行编写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但就某一具体的专题来说,内容的编排顺序以及内容的讲解程度则不完全一致。如: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的第一课内容,新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四个版本的教材对这一内容的编写不尽相同。人教版教材主要以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为线索,重点介绍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人民版教材则从“王”的出现

3、和“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西周分封制、西周的宗法制和礼乐秩序,这四个方面进行编写,补充了新课标未做要求的西周的礼乐秩序;岳麓版教材以“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为标题,介绍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演变,重点介绍了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再以“抗口战争”内容为例,新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屮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人民版教材从“侵华日军的菲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四个

4、方面进行讲解。人教版教材则从“全民族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胜利”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其实,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教师都要研究新课标,发挥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教师要善于跳出教材看教材,多研究新教材与新课标共性的东西,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钻研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还以人民版“抗日战争”为例,讲授这一内容时,我就注意与新课标衔接,对“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内容作了适当精简,重点讲解“侵华日军的罪行”,“全民族的抗口战争”,“抗口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民版高屮历史新教材为例,新教

5、材共分3个模块,25个单元,英屮必修I为政治史,共9个专题,必修II为经济史,共8个单元,必修III为文化史,共8个单元,选修课教材还包括6个专题。这种编排,既强调了历史知识的专题性、包容性,又兼顾了历史知识的选择性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同时,新教材是在初中历史教材基础上编写的,它不再是一种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初川历史基础上的升华,但现在,很多地区的初中阶段,历史学科被当作是副科,屮考是开卷考试,考试的结果也只折算成很少的分值记入屮考总分,学生的初中历史基础总体上很薄弱,不能适应高中新教材的内容。对待这一问

6、题,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初中到高中知识的转换和衔接,以人民版“辛亥革命”为例,这一课主要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三个方面进行编写,教师处理这一内容吋,可以从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这一初中学生已学过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回答有关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做好知识的衔接,调整教学思路。新教材内容多,理论分析要求比较高,正常讲授,课时显得不足,教师处理新教材,要善于大胆取舍,能不讲的坚决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把教学重心放在一些重

7、要知识点的分析上。以人民版“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这一课内容非常丰富,讲授具体内容时,对五四运动的经过、屮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解放战争的经过等内容大可大胆舍弃,少讲或不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则重点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线索、发展历程以及胜利的意义和经验。新教材的实施,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多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新课程下,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以人民版“抗日战争”为例,在讲到日本侵华的原因

8、时,教师可以引用“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日本为什么首先侵略中国东北?”、“日本为什么敢侵略中国?”、“日本为什么于1937年全面侵华?”这四个问题,层层推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tl本侵华原因的理解。与此同时,合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也应是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方式的重要转变Z-o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增强历史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感性的认识历史。女口:在讲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