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薄弱初中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的思考

对农村薄弱初中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的思考

ID:35332651

大小:59.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3

对农村薄弱初中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的思考_第1页
对农村薄弱初中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的思考_第2页
对农村薄弱初中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的思考_第3页
对农村薄弱初中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的思考_第4页
对农村薄弱初中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农村薄弱初中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农村薄弱初中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的思考靖江市敦义初级中学顾靖楠【摘要】针对农村薄弱初屮,有效的数学复习巩固型习题课在例题、习题的设计上要注重针对性、示范性、阶梯性等原则,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纠错、思辨”的基本模式。【关键词】农村薄弱初中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教学模式复习巩固型习题课是初中数学习题课中重要的类型,主要出现在每一个章节的结束以及初三总复习阶段。该课型通过习题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的知识点从而达到进一步巩固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习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数学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

2、触类旁通的效果,对学生的数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农村初中及薄弱初中来说,学生整体的数学基础较差,且分布不均,大部分学生不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接受能力亦不强,这给H常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很多教师不舍得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整节课从头讲到尾,甚至还觉得时间不够用,处理的稍微好点的也就是留了点时间给学生练习,这样学生一点独立思考的空间都没有,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使人多数学生感到累、繁、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基于以上情况,笔者结合自己在农村初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农村薄弱初中复习巩I古I型习题课教学的一些想法。一、复习巩固型习题课的例题、习题的设计

3、原则1、针对性复习巩固型习题课的内容应是学牛知识、技能的薄弱之处,是学习易错之处,如何发现它们,就必须依靠教师的精心备课,教师应从学生在学习本章节时所练习的题目入手,深入了解学生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在解题中述有哪些偏差和误区,分类总结,同时,教师还应重新审视、反思本章节的教学过程,查看是否有知识点或典型例题遗漏或讲解不到位,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例题与习题。2、示范性首先,例题与习题要能完全体现本章节主要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要体现基本通用的解法,这样才会有触类旁通的效果的可能性,其次,例题与习题的选择耍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要面向全体学生,当然也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

4、差异。3、阶梯性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相同,在设计习题时应当要有基础题、中档题、稍难题三级题目以便分层教学。基础题、中档题、稍难题的比例一般约为7:2:k山同时在设计顺序上,要避免难题在前,以防止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适当安排创新习题,这样有利于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的发展。二、复习巩固型习题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有效的复习巩固型习题课的关键是能否充分发挥学牛的主体性,让学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在展示自己的思维、聆听别人的思维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针对农村薄弱初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总结出了“纠错、思辨”式的基本教学模式,其基本步骤如下:1、课前准备

5、在平时的习题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牛因为基础不扎实、反应较慢,往往别的学生已经回答出问题。他们述没搞清楚题意,这样极大的打击了这部分学生的信心,也极大影响到了课堂效率,而事实上,复习巩固型习题课中所呈现的例题、习题的思想、方法在本章节教学屮基本都已经涉及,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他们完全可以解决或是部分解决一些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前就应将部分例题让学牛独立思考完成,同时,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学情,把握好课堂教学方向和节奏,在课前,教师还应当及时对学生所完成的例题进行批阅、评价和总结。总而言之,就要让本该课堂中完成的部分内容(以例题为主)提到课前来完成,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充足

6、的时间思考,也让教师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2、纠错、思辨式的例题讲解有了课前的准备工作,例题的讲解就可以以纠错、思辨的方式进行,但所谓的纠错、思辨不应由教师来完成,教师只需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纠错、反思、辩论,通过自主纠错、互相辩论、分组交流等一系列纠错思辨活动,让学生在生生Z间,师生Z间的思维碰撞中加深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在具体实施吋,首先要让有错误的学生谈自己的做法,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其次让学牛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若有困难,可以发动其他学牛给予帮助,当然,教师不仅要关注错误资源,述要关注学生的不同观点、想法,要让毎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想法,为学生

7、创造出良好的自由辩论的环境,最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总结。例如,在一节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复习巩固型习题课中的一个教学片段,有这样一条例题:己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cm,周长为18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解的:解:因为18-4X2=10cm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cm>4cm>10cm显然,这位学生对本题的掌握很不到位,因此,课堂中,教师特意请这位学生来谈谈他的想法。师:你解决这条题目的思路是什么?说给我们听听。生我觉得4cm就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由于等腰三角形两条腰长相等,用周长减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