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ID:35339932

大小:55.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1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2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山华师附小王学坤课堂教学显然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新课程尤其强调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好以下内容:1、创造优良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

2、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要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这实质上也是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一个积极而合理的评价,建立这样一个积极合理的基本准则,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还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2、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

3、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至少应考虑到问题设置的”五度”、"六要”原则。"五度"指:(1)难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

4、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挑子”;(2)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3)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4)密度,问题的设置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5)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将活动的水平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具有教育的价值。因此

5、教师在进行学生主体实践活动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出准确的判断。"六要"指:(1)要简洁明确,问题设置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2)要讲求过程,不仅要使学生解出正确的答案,还要知道答案是怎么来的,明白获得结论的过程,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3)要有阶段性,在教学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应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问题设置;(1)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

6、决问题;(2)要注意时机,问题的设置时间要得当,把握好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3)要少而精,做到教者的提问少且精,学生的质疑多且深。学生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的矛盾冲突。活动课程的教学所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不能有效激励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时,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维持学习活动的适当难度,不断向学生指出讨论中有争议的部分,以便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

7、力。关于问题设置的方式有很多,如激发式、诱发式、情境式、悬念式、连锁式、对照式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用。总之,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过程,也是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过程。因此,教学中应以问题为中心,使质疑、设疑、激疑、释疑、布疑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推动知识、智力水平的提高。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让新课程理念在教师心目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实现新课程的总体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