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

ID:35347720

大小:62.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3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主要题型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冋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

2、证了)+论点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

3、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來,稍加整理,也能回答。喑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來。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屮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六、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屮,仍保持通顺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七、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八、选择恰当的字词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以1为依据作出选择。九、标点符号的作用1、的作用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屮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2、.・・.・.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3、“〃的作用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

5、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1、时间先后顺序。2、地点变换的顺序。3、事情发展的顺序。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2、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3、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4、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

6、是却然而......5、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6、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7、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答题技巧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屮的作用,屮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

7、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屮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冋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冋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